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作者】 张益泯
【机构】 贵州省赤水市长沙镇中心小学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存在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要引起学生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参加体育项目的训练是苦的。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人的本性。所以,每节体育课教学,往往有些学生会偷懒,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训练的兴致。这就是体育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必须迈过去的一个“门槛”。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其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激情,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游戏;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如追逐跑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追逐跑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跳深”与蛙跳的竞赛练跳跃能力,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可用来练障碍跑和跳高。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跳迪斯科来放松肢体,或用听信号大声笑的游戏放松情绪。全校性的拔河比赛,球类比赛,擂台赛,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学习兴趣;健美操、韵律操、体育舞蹈是女生们喜爱的内容,可以促进机体的发展,展示美好的姿势,培养自信心。
二、要多用激励性语言
学习的兴趣,需要信心的支撑。没有信心,也就没有兴趣。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对体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才能让兴趣永葆青春活力,长盛不衰。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时会遭到一定的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般从不会到会,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在教学中,要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练习。如有些学生在练习排球时,垫球很差,产生不想练的想法,我就会说:“以你的条件一定能够练好的,注意动作节奏和方法,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去尝试一下,别人能行,老师相信你也一定能行的!”在我的鼓励和激励下,那些不想练的学生恢复信心后,提高都很快。
三、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办法是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不断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积极发现学生闪光的地方和优点,鼓励表扬并举,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承认和肯定,也是对学生心理的一个良性刺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从关心和热爱学生的立场出发,建立融洽的、真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能分担学生的忧愁,又能分享学生的快乐,此时教师真挚的爱,以情激情,改善师生关系,消除隔阂,学生才能推心置腹,把心理活动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针对性的施教,容易产生教学共振,情感共鸣,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目标一致,默契配合,调谐共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条件。
四、要多向学生提问
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注力不集中的学生,采用对其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否按照课堂常规的要求上课。对学生来讲,用点名提问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比用点名批评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保持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一般来说,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学生,由于注意力没有放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上,因而对教师的提问也无从回答,教师在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外,帮助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做暗示了学生注意力要集中,又加深了讲解示范的力度,有助于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进一步理解,当教师对一名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其他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某些反应和想法,如果老师提问到我,应该怎样去回答,这种心理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检验教学成败的标志之一。
五、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小学生多争强好胜,一听说进行比赛就跃跃欲试,所以可以运用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的方法要多种多样,努力克服“教师示范、讲解”的单一模式。直观教学非常重要,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录像、光盘等音像资料,加强直观感觉,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练习中,提倡好帮差活动,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后,进步将会很快,可以多请学生做示范或表演,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和展示创造力与表现力。教学内容的竞技化、教学方法的成人化以及教学组织的程序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如何执教。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从以往单向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定教,促使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让学生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