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巧的探讨

【作者】 覃莲环

【机构】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长梅小学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之间的桥梁,在学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创新,讲究工作艺术。采用适当的工作方法,是班主任开展好工作的关键。结合工作实践,本文对班主任工作方法作了个性研究。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方法
【正文】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服务三个重要责任。因此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在学校与班级之间起着不可缺少的联系枢纽作用。班主任要有过硬的管理能力,适应新时期学生事务管理的要求;要有高超的工作艺术和思想教育水平,善于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组织开展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采用适当的工作方法,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关键. 现结合我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我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认识。

  一、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热爱党和人民教育事业,对祖国未来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具体表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从热爱学生开始。

  作为班主任,要从多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时时刻刻充满爱心。尤其是新接任的班级一定要认真对这个班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这样,班主任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充满爱心的对待学生。人的任何思想、行为都同人的情感、情绪密切相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教学、教育工作的关键,而这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以“爱”为前提的。“亲其师而信其道”,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只有爱生,学生才会尊师,只有“爱”才能搭建起师生心灵的桥梁。班主任以育人为己任,尤其应该重视情感的作用。

  二、选拔培养一支精良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捷径

  班干部是集体的骨干力量,在创建班集体中他们是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称职的班级干部队伍。

  对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挑选班干部之前,班主任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通过理性地观察和个别谈话,根据德、才、能三个方面,确定临时班级干部名单。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班干部放到班级活动中进行再观察,考验他们的责任心、影响力和工作能力。等到全班同学相互认识,有一定了解的时候,根据班主任提出来的、表现突出的、能力较强的、符合担任班干部条件的同学作为候选人,再进行民主选举选出班干部。

  班干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素质的培养,也要有能力的培养。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个人气质、品德修养等,在这里首先要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班干部能力的培养需要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的共同努力。而班主任更要注意培养班干部包括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敢说敢试能力等。

  总之,班干部岗位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苗圃,提高学生素质的摇篮,这一项工作也是班级管理水平能否上新台阶的关键所在。

  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障

  要使班主任的多重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十分重要。新的教育理论在层出不穷,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教育工作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教育的目标在不断丰富提高,所以班主任应不断加强学习自修,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

  作为班主任唯有创新、善于把新时期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与学校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倾听学生意见、集中学生的智慧、及时抓住学生感觉到而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带动班级前进,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

  四、合理家访,解决“问题学生”

  家访是每一位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对那些调皮捣蛋,不爱读书而好违纪的所谓“问题学生”的家访是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对这一类学生进行教育,一定要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达到家长与学校联手解决问题的目的,班主任在进行家访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谈话时间的把握和谈话的内容、方式的选择都要精心设计,下面是我在家访时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1.选择适当时机,创造良好气氛。与问题学生的家长交流,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这样才会事半功倍。首先,在问题发生之后,要趁热打铁。其次,做家访时,一般应选择家长时间较为充裕的时候。再次,需要选择家长心情较好的时候谈问题学生的情况。家长心情不错,并且时间充裕,他才会耐心地倾听情况,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家访的目的就容易达到。

  2.肯定学生长处,坦言学生问题。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对于问题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他们对于赞赏的渴望程度比其他学生和家长更加强烈,因为他们很少从别人那里得到赞美。面对问题学生的家长,我一般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在反映问题之前会先肯定一下学生的优点及长处,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还不是一无是处,不至于放弃希望;也会使学生不至于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但是做家访的目的是说明问题,解决问题,前述的选择时机,创造气氛和对学生长处的肯定,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家访环境,为和家长愉快的交流创造条件,但当真正直面问题时,就不应该遮遮掩掩,避重就轻,以免淡化问题的严重性:打架就是打架,不是“打着玩”,抄袭就是抄袭,不是“借鉴一下”。

  如果开始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家访又是在私人场合下进行的,那么家长一般是不会反感你的坦言相告的。但有一点是要在陈述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的:绝对不能流落出对学生有厌恶或嫌弃的想法,这样会使家长对老师不信任并产生反感。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而且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们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每项工作,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叶英主编《班主任专业化和班集体建设实务》,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科学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年。

  [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