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探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作者】 黄艳荣

【机构】 广西省河池高级中学



【正文】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法,以师生互动为表现形式的新教学理念,作为化学学科,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新知识的求知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培养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因此,作为中学化学教学,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兴趣上下功夫,在培养了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学习,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完成自主学习,这样便会更有效地完成《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任务。

  一、上好演示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做好实验既是九年义务教育赋予一位化学教师的重任,也是一位化学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必须采取的有效途径。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化学学科的生命线。

  学生开始接触化学时,对实验特别感兴趣,不仅喜欢做,而且勇于探索化学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但是他们的学习兴趣不稳定。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求知欲,不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正如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典型实验的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起学生的自学兴趣。如在演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时,把少量碳酸氢铵(一种化学肥料)放进干燥试管里加热,当嗅到一种刺激性气味时,在试管口上方放一朵用无色酚酞试液喷过的白纸花(湿的),熏数分钟后,白花变成红花,继续实验,把变红的纸花在酒精灯上方烘烤,一会儿,红花又变成了白花。学生通过参加实验现象观察后,就会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化学实验中,教师应注意抓住学生求知欲进行及时的点拨、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最佳的兴趣状态下接受教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实例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学科知识。

  例如,在讲解“盐的水解”知识时,我们可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怎样用“小苏打”发酵面粉做馒头的例子,用纯碱水洗衣服上的油腻,用明矾来使水澄清,并结合地理知识中熔洞的形成,卡斯特地貌的原因等,当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起时,我们教师则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向学生传授本节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既避免了自然学科教学的枯躁感,同时又在一种生活现象中让学生走进化学知识,以一种好奇神秘的心理接受了相关知识的传授,同时又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现象的解释,如用白磷燃烧解释了民间传说的“鬼火”现象的同时,又巩固了有关磷的化学性质的识记,真正地实施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的要求。

  三、传授化学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古老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几乎同步,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相关事例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增进自豪感,从而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

  如讲解硫、磷等相关章节时,联系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火药”。由此向学生介绍:

  三国时,火药用于焰火的制作,并已广泛用于战争等军事领域,如赤壁之战中已将火药用于“火攻”的战争,华容道中的布阵;传说中的“孔明灯”则已将火药用于最古老的“宇航飞船”。

  再为讲授“汞”等知识点时,向学生讲解我国在春秋时期的青铜冶炼,讲解奴隶社会时期的炼丹家,讲解秦始皇召集天下方土寻找炼制“长生不老之药”等化学故事。利用学生产生浓烈兴趣的同时很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并认识下汞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走出愚昧,认清民间的许多利用化学知识从事的骗术,如“下油锅”、“空气起火”、“清水变血”、“空掌击砖”等。

  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此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1、布置学习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的自学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越来越有兴趣,求知欲望越来越强。当学生获得良好的自学能力后,教师可少拟提纲或不拟提纲,由学生自己去安排自学内容,这样,即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意学生信息反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教师对学生自学的情况必须了如指掌,经常出一些检测题来验证学生自学的效果。教师在命题时,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和新编教材的内容命题,所命题的题目要有利于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进行化学知识传授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学的客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结合相应的实际,多渠道地寻找角度,使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前提下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