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的策略

【作者】 龚应龙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龙昌镇初级中学

【摘要】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不仅困扰着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也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因素.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要想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首要的一点就是正确对待学因生.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采取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他们创设成功机会,以情施教,个别辅导等有效策略,可促使学困生发生根本性地转化,从而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困生;原因;转化措施
【正文】

      数学是义务制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知识间有着极强的连贯性,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尤为突出,明显高于城镇中学。因此,要想在农村初中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2、学习品质差

  学习品质一般指学习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创造过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不稳定的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伏不定。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3、参与意识不强

  这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妨碍了?学生知识形成的系统性。同时,没有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结论终究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因而在使用知识时往往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

  4、缺乏系统性,知识结构不合理.

  从教学过程中知道,学困生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能形成完整系统,时断时续,一般知识点甚至少一片空白,缺漏多.也有的同学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象上,,没有实质性的深入,这一方面几乎所有学困生都存在,约占学困生的95% .

  5、学习不得法,学习效率低.

  部分学困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上忽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只注意公式、定理及结论,解题时生搬硬套,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一知半解,课后也不去问老师.学习的效率太低,抓不住重点,学习成绩总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调查中认为自己学法不好的约占47%.

  二、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创设良好的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愉快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过程的进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前提。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思想活泼、热情好学、好胜心强的青少年,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民主的教学精神,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创造师生之间交流的渠道。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同时对待学困生应该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平等公正,对学困生多关心鼓励。只要教师怀着诚挚的感情,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就必然会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提高成绩。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即利用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数学故事、典故或历史名题、古今算诗等创设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问题还有亲身经历,所以创设现实素材的思维情境,学生往往都会跃跃欲试,能学以致用,从而一开绐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创设如下:(1)假若你的手中有一千元人民币,能否根据银行整存整取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利率,分别计算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所得的利息。(2)某个体商贩在一项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售价都是150元,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本20%,则在这次买卖中,他是赚了还是赔了或不赚不赔呢?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数学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进一步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3、给予学困生更多的赞许和信任,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

  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进取心、竞争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形成合力,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都将会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4、根据数学学困生的不同原因做好课后个别指导

  转化数学学困生就是要通过有效的工作,促使这些学生改变数学学习上的被动状态,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素质。这需要老师在课外多做工作,关键是根据学困生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因为家中无人管理而经常不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的学生,应该每天检查他的作业,坚持长期督促,不完成就不放过;对于因为小学数学基础差而不能正常学习初中数学的学生,要花时间帮助他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感觉;对于学习态度比较好而学习方法有问题的学生,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还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他介绍学习方法,让他们一起学习。

  总之,我们认为对学困生的数学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程.教师不可操之过急,我对他们的目标是:不要求全部转化为优等生,但要求他们的数学素质能有所提高.在这一要求下,屡次测验我班数学及格率都能达70%以上.学习风气浓,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也改变了有些老师认为学困生不可教的观点.在工作中,笔者认为教师应研究他们,查找原因,寻找对策,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数学素质一定能得以提高,素质教育也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3]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