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感悟
【作者】 孙存琳
【机构】 重庆市朝阳中学
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从而达到能用英语做事情这一目标要求。
但现在的课堂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教得多,学生动得少。部分老师任然采用老一套的灌输式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尤为突出,有的老师让学生背诵孤立的单词,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有的老师觉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老师少讲,老师只讲15分钟,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学的时间要多,于是就出现老师少讲或几乎不讲,学生预习,然后,学生就预习内容用汉语进行讲解,之后学生做题进行巩固。这样的一节课的确做到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但达到课程标准的目的了吗?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了吗?有语言的输入、内化和输出吗?有的老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讨论,小组活动,必须有学生的讨论,于是每节课都设计学生小组活动或讨论的环节,例如:小组学生齐读课文,小组学生一起完成课堂老师指定的练习题,学生上讲台评讲;小组讨论,但不展示结果等等,这种教学法真的达到《课程标准》的目的了吗?真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吗?
根据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有许多因素影响外语习得过程,如情感因素、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学习者策略等,情感因素包括兴趣、动机、焦累因素等;输入的质量和数量指的是学习者接触的目标的真实性、多样性和有效性等,学习者策略包括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因此外语课堂教学首先要具备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兴趣。成功的课堂教学首要条件就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传统的讲授法显然不利于学生兴趣的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要求和愿望,结合教学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不同的课堂话题来组织课堂讨论。就词汇教学为例,来对比两个案例:
教学内容:单词banana, hamburger, tomato, French fries, orange, ice cream, salad, strawberry, pear, broccoli;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
案例1:
Step 1.老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教学目标。
Step2.把单词呈现在黑板上,领读单词。
Step3.老师问,Do you like orange/ tomato? 老师告诉学生:如果喜欢就用肯定回答Yes, I do. 不喜欢就回答:No, I don’t.
Step4. 老师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这个句型。练习过程当中会涉及名词的单复数,于是老师开始向学生讲解名词单复数的形式和规则。
Step5.学生到教室前一问一答展示。
Step6:布置作业。 抄写新单词每个五遍。与同学练习句型。
案例2.
Step 1.老师用食物呈现单词。如果拿不出实物,就用图片代替。
Step2.单词操练。老师无需解释这些词的意义,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这些水果蔬菜,所以教师关注学生的语音,引导学生通过语音记忆单词。
Step3.老师给出这些名词的单数和复数,让学生观察,发现,归纳规律。
Step4.猜测游戏。再次操练单词,引入句型。老师叫学生猜:从这些水果和蔬菜中,Which do I like ? 教学生用句型Do you like …问老师。.? 老师回答:Yes, I do. No, I don’t.
Step5.调查访谈。班上周末要举办Party,负责采购的学生为了尽量满足每一位同学的口味需求,进行调查访谈,确定对水果等食物的选择。如果你是负责采购的学生,请运用句型What’s favorite fruit? 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进行调查。
案例一这节课采用了先讲后练的方法,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中的主要知识目标,并帮助学生明确了名词的单复数概念,但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都没有得以有效实现,整体上没有完成教学目标。首先,单词的呈现缺乏真实的情景,这样的方法机械无趣,学生不易记忆单词。两人小组练习句型Do you like …?缺乏真实情景,学生的能力目标没有达成。老师告诉学生单复数的用法,学生就被动的听,听了之后学生不一定会用。整节课都没有激发学生的注意力的地方,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教,但学生不一定在学,于是就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案例二中,老师是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入单词,有趣,直接,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3步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去发现单数变复数的规律,这种讲解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归纳通常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而演绎通常由教师直接完成,因此这一步也注重了以学生为中心;第4步让学生猜老师的喜好,这种语言运用活动设计的目的性强,生活化特征明显,任务真实,有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新学习的知识的以巩固强化,同学之间的交往、了解增多,关注、尊重、合作等情感得以培养和升华,可谓一举三得,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真实情景中练习句型和单词,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得到的激发,学生的头脑在动,口在动,心也在动,这就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的要义之一,是将教学设计和教学展开的立足点建立在学生身上,让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集中在学习内容的核心上,保持对学习的积极状态;是人与人之间是否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由此产生学习的欲望、冲动,从而获得思维运转以及语言操练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2.教师充当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呈现者3.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爱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用活动或资料来激励、帮助和挑战学生。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学习。5.恰当使用形成性评价、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对学生学习有帮助。
Teaching should not be thought of as transmission but as an engagement.教学是参与而不是灌输,作为教师,时刻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做支撑去设计课堂,让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