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练习的几点心得

【作者】 岳晓岚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库尔勒市第二师塔什店中学

【摘要】从社会需要和学生现有能力来看,口语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认清形势、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鼓励说实话诉真情是我近期口语交际练习的一些粗浅心得。
【关键词】中学语文;口语练习;交际环境
【正文】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这样的结果是很多学生尽管接受了初中教育,但是仍然不能做到“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的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甚至一些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的高学历人才,也不能够“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有些硕士毕业生竟然连自己的毕业论文也不能够做一个简单流畅的介绍,表达能力如此欠缺、不能把自己的思维成果清晰的阐释出来的人,学历层次再高,又怎么能吸引用人单位对他的赏识和青睐呢?由此可见,口才交际能力对于学生乃至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这种培养尤其应当引起重视,当然这也就成为了初中教育的迫不及待的任务。特别对于现在的学生,在这样一个非常浮躁和特别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许多学生还是怀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天天埋头于数理化的题海战术中,把语文学习的时间一再压缩,对于口语交际练习更是不屑一顾。因此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语交际练习方案并持之以恒,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最近两个学期的口语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此谈一些粗浅的心得。

  一、分析形势、激起学习兴趣

  在口语练习正式开始之前,教师有必要先跟学生分析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口语交际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争强好胜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让他们认识到这种自身能力和现实需要的巨大差距然后加以引导,就能够成为他们重视口语练习比较持久的动力。

  我先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方面举出实例,引导学生突破理科学生就业只重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来认识口才的重要性和练好口才的必要性。

  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社会发展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辩论、宣传、演讲等等,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工作都离不开口才。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他们成功的关键也在于他们不错的口才。即使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随手翻翻有关就业的报纸杂志,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出了“综合素质”的要求,而良好的口才就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参照。所有这些反映出现代社会对于口才的需要程度。显而易见,我们将来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加强口才训练非常重要。

  在对学生进行这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许多学生都能进一步认识到口语练习的重要,并自觉的参与到老师安排的相关口语活动中。

  二、创设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

  口语练习如果要想取得预期的目的,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和畅所欲言的表达欲望非常重要。但是,传统的“师道尊严”以及出于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给学生带来了课堂表达方面难以克服的恐惧心理。因此改变教师与学生对立关系,揭开蒙在教师面上的神秘的面纱,营造一种轻松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沟通,乃至互相欣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口语练习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具体做法上,教师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我的一个在重点中学任教的朋友曾经很有体会的谈到他的亲身经历。这个老师是一个北方人,浓眉小眼,身材魁梧,初次见面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针对自己身体条件,从第一堂课开始,他就把幽默风趣作为自己教学风格的努力目标,同时在批改作业和作文的时候捕捉学生思想动态,跟学生进行一些真诚的文字交流,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安慰、鼓励或者鞭策。久而久之,随着师生交往的深入、理解的加深,师生间就建立起一种朋友般的关系,课堂上学生的表达变得随便,表现也变得更大方更自信了。学生的实际表达水平、交际能力因而很直接、很真实地表现在教师眼前,这些为教师了解口语训练的成效,制定下一步练习的目标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可信的参照。

  就我的经验而言,课堂上我们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畅所欲言,但这决不是指允许他们放任自流,这样做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引导。比如在文言词语积累课堂上,为了区分“更”字的两种读音和用法,同时也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我让学生用“更(gèng)”造句。一个调皮的学生说:“老师很爱美,穿上这条裙子就更像我的姐姐了。”这个句子把全体同学逗得哄堂大笑,我并没有生气,我知道这不过是一个玩笑。等教室里的笑声渐渐平息,我才认真告诉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恰当的表达和善意的谎言有时候也许更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比如说要对老师的穿着提出意见可以尝试这样表达:“老师今天的衣服很漂亮,穿上这条裙子更显得年轻了。”我还乘机分析人际交往中希望被肯定的共同心理,并告诉他们怎样既不伤害他人的自尊打击他人的自信又能较客观地表达自己看法的方法。最后我告诉他们语言是一门艺术,需要精雕细刻。尽管这些话题有些偏离课堂的核心内容,但是从后来课上课后他们言谈举止的变化中,我还是看到了这次简短的口语练习的成效。

  三、鼓励说实话诉真情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具体的语音的纠正规范和表达技巧表达方法的思考,更在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说真话说实话的习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次成功的表达应该是表达者的真心真情的流露。但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严格规范,很多学生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不是言为心声,而是用流行的或者高尚的观点代替自己的想法,这种做法的结果一方面让学生成为思考方面的懒惰者,遇到问题,不是先问自己的大脑,而是先考虑流行和权威的看法,然后人云亦云;另一方面虚假的违心的话语很难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交往对方的肯定和信任。因此,说实话说真话对于进行口语练习的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

  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很多教师都煞费苦心,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个常用的方法,有的教师还尝试脱稿演讲,这些都很好。但是对于学生演讲的点评,还应当加强真实性方面的要求。我曾经也采用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办法进行试验,但采用的课前演讲模式是开学初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话题汇总到一起,然后我再对话题进行一定的筛选和修改,使之成为比较规范的演讲题目。这样,全班同学按照座位轮流,在进行演讲的前一天随机抽取一个演讲题目进行准备。就算已近期末,演讲练习仍然按部就班的进行,通过一个学期,学生的进步比较明显,但是演讲时空话套话假话现象还是很严重。比如一个学生抽取的题目是“上课应不应该睡觉”。他的主要观点当然是不应该睡觉,理由无外乎课堂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时间,教材上的重点难点老师都会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等等,这些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听来既没有新意,又不符合事情的实际情况,(这个演讲者本人平时课堂上就是一个爱睡觉的学生),当然也就不能激起听众的兴趣。因此,在演讲结束的时候,我做了这样的评价:“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能够自始至终的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的人为数不多,另外据科学数据表明,一个人在极其疲倦的时候打盹五分钟能消除身体疲劳,把工作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如果课堂上实在疲倦得无法继续听讲,何不用五分钟的休息换得更高效更轻松的学习呢。”其实很多情况下学生就是出于种种权威的观点考虑,而忽视了自己真正的想法。另外,在谈到“中学生早恋问题”和“你喜欢白天还是黑夜问题”等等都存在类似的不足,因此引导学生敢说实话敢说真话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但又是不能不进行到底的。

  以上就是我实际教学中在口语交际练习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心得。尽管现在中考只有笔试而没有口试,许多教师和学生对口语练习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但是,我认为口语练习和文字表达并不矛盾。如果口语表达得到提高,写作水平也就随着水涨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