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生物复习的科学观点与高效技巧

【作者】 王改侠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中学



【正文】

       我们通常将高中生物备考复习阶段分为单元复习、综合复习、模拟测试等三个阶段。其中单元复习阶段,就是我们的第一轮复习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全面建构和完善高中生物知识的体系,以求加深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突出主干知识,强化综合能力训练。

  一、运用哲学的观点,回归教材基础知识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也是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我们高中生物学的内容,恰恰是涉及到生物的共性、生命的本质知识。因此,就可以在我们的生物总复习过程中科学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高屋建瓴地建构知识和思维高效地复习。

  基础知识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我们高中生物复习的效率。在我们高中生物复习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回顾。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更重要,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学会主动对各章节内容或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自觉发现其中有联系的部分,再合理配以各章节练习和综合练习,这样有助于将死知识学活,将局部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进而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系统地理解基础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同时也能起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作用。

  二、运用物质的观点,发现教材中的疑难问题

  我们的世界是物质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而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现象也不例外。所以,我们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各类知识:无论是“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还是“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无论是低等的菌类、藻类,还是高等的动物、植物;这些所有的生命现象无一例外的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而且构成生物的各种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即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这一切都不但说明了生物和非生物的统一性,而且更充分地说明了生命的物质性。

  高中生物复习时,我们生物教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看到,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又进一步构成各种化合物,每一种化合物都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当然,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各种化合物有机地组织起来,就构成了原生质,原生质就是生物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有了原生质才能进一步分化为生物细胞的三个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因此,我们在生物总复习时,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些资料是哪些知识的例证或应用,出题者可能从哪些角度出题考查自己,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的剖析是锻炼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些学生认为在题海中遨游是高中的主旋律,高一、高二使用的教材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的生物教材是我们的导航器,高中复习期间绝不能舍本(教材)逐末(做题)。我们教师就要求学生学会精读教材,抓住知识的重点,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和事实性的知识。学生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答题时才能用生物学术语规范表达。

  同时,我们生物教师还要求学生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外,还应该自觉主动地将每份试卷上的典型错误摘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错题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这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积累三到五个题,再加上自己的经常反思和回顾,在脑海里就会形成较大的积累量。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应该可以厚积薄发、充分发挥、得心应手,取得高分。

  当然,在我们的高中生物复习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实践证明,高中选择并使用好一本生物复习用书、一份优秀生物复习辅导报纸,足以应对高考。因为庞杂的资料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浪费时间而已。切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我们学生的思维和扼杀他们复习积极性和兴趣。若使我们的学生整天埋在习题和试卷堆里,就会使他们感觉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失去复习的动力。因此,我们生物教师就要控制练习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这是我们高中生物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复习效率问题。有的练习必要时可以重复几次,让学生找找“感觉”。而有的练习可以改头换面以新形式呈现出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合理迁移。同时,对于所做的练习,学生应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前学知识,获得新知识和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三、运用运动的观点,优化思维品质

  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我们整个宇宙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到有机,从自然到人类,无一不在运动着,无时不在变化发展着。高中生物所学习的生命物质也就在运动之中,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构成生命的物质不断地在自我更新着。

  因此说,新陈代谢,是生命物质运动的最基本的形式,是生物的最基本的特征。而生命物质的运动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也就是说,新陈代谢也有不同层次的表现。从历年的生物高考来看,生物试题都注重了对这一生物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等基本过程的考查。

  所以,在我们高中生物复习中,就需要我们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水平时,对生命活动的整体进行纵向的理解和分析。在准备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时,还是要将教材的重点章节如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进行联系,在头脑中建立较清晰的知识网络。对于近年高考中生物的重点题型——生物实验题还要高度重视,将我们教师对此类题型的解答指导再次认真整理贯彻。

  从这里也让我们高中生物教师明白了一定要上好“例题分析课”。这不仅是我们教师的事,更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作为学生应该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学生对典型例题特别是图表分析题、实验设计题等应该是学会分析的方法和解题的步骤,切不可心不在焉或不加思索地死记硬背答案。因为题目是可以变化的,一个人记忆量是有限的。学生最好自己要能够发生联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巩固作用,更能活跃自己的发散思维。

  总而言之,我们高中生物复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巩固知识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过程,需要我们生物教师在生物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操作等能力的培养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