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指导策略探究

【作者】 叶渝林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华景镇月溪中心校



【正文】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很多学生过渡到高段后,因识字量不足,识字方法不当,学习就跟不上了,从而导致成绩受影响。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低段学生刚刚接触汉字,无论是字音、字形,对他们而言都是较为陌生的,从识记到掌握,从认读到拼写,每一个过程都是新的过程,需要学生从头做起。低段学生识字以形象认知为主,而小学低段就涉及大量的汉字,其中很多不具有形象性,这也为学生识字带来了诸多困难。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实际而思考相应的教学办法,指导好学生识字,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掌握汉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将具有积极意义。

  一、关注学生兴趣培养,激发其识字兴趣

  在对小学低段学生进行调查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怕抄写生字,尤其是每天教师布置大量的抄写任务,学生完成不了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更让学生对识字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我们知道,小学低段学生刚刚接触语文,保护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不能靠单纯的抄写,而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环境影响作用并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在识字中获得满足感,而不是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遭受批评或责骂。

  首先,要创设识字环境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学校环境来说,除了校园环境要凸显这一点,尤其是在班级中,教师不仅要多设置一些识字类挂图,还要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如在班级墙壁上设置“我写字最棒”的表现栏,把识字表现较好,写字较工整的学生形象或其作品粘贴在上面。另一方面,从教学过程来看,要注重借助多媒体、图片、学具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识字。如小学一年级下识字中涉及到体育运动一类,教师可借助动画图片来引导学生认识,如跳高这一词语学习中,可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认知,然后再引导其认识字。

  其次,要懂得欣赏并鼓励学生,让在识字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小学低段学生认知参差不齐,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多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在识字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如有的学生当天学的生字第二天就忘记了,而有的学生则没有,在询问原因的情况下发现识记住的学生是因为当天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再次认识了所学生的生字,那么,在鼓励这类学生时,也应提醒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二、注重识字方法引导,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也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识字中很快就掌握了汉字的结构、拼音,而有的学生则在这一点上表现出困难,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不难发现,识字较快的学生往往能把生字“解体”,即能按照汉字的接头特点来认识,而存在困难的学生在识字过程则较为被动。如学习“香”字,有的学生就能很快把它分解为“禾”和“日”,然后识记。而有的学生则会在实际的时候应用联想的方法,如“桃”,学“桃花”一词时学生会说“桃子”、“桃树”等词语,并记住这些和“桃”有关,然后记住“桃”这个字。

  首先,要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而给予学生直观引导,让学生初步掌握汉字的特点,学会举一反三。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可采用形象化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如“山,石,田,土,牛,马,羊”一类的象形字,可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其是如何转变为楷书的,然后再学习其笔画顺序。另一方面则更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图片、故事、道具等来引导学生识字,并要做到举一反三。如认识“木”字旁一类的字,如“桃”“树”“材”“李”等,可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合作找出共同点后教师再指名,然后根据规律识记。

  其次,要注重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方法,主动识字。每个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分享自己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其他同伴时获得满足感,同时学习他人的方法。如班级中有个小朋友识字就较为厉害,在分享时他不仅会用偏旁识字,还能根据组合识字,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小组识字效果逐渐得到提升,这也是让学生在识字中获得乐趣的一种方法。

  三、紧密练习学生生活,注重引导学生应用

  语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低段学生刚从生活走入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加强这种联系性,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更好地感受语文知识。就识字教学而言,很多学生在没有进入学校就认识了许多汉字,进入学校学习汉字后,他们又急切的表现欲望,也希望在生活中能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故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就需抓住这一点,以丰富多样的应用方法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应用,在生活中识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首先,要从教材向生活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学生都会认识很多新的汉字,学习后,除了常规的抄写外,教师还可布置学生讲故事、把所认识的汉字和家里的物品对应起来。如电视、冰箱一类,可写出汉字并贴在这些物品上。也可和父母玩猜字游戏,甚至可以让父母考考自己。另外还可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自己所学的汉字,然后去认一认,读一读,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所学汉字有更深刻的印象。

  其次,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和所学汉字的相同点,在学习中不断认识汉字。小学生所借助的生字不多,在生活中容易产生混淆,从而影响其识字能力。因此,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如同音字,形近字等。如天——元、土——士、手——毛、寸——才等,要从字形上要学生辨析很难,而结合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辨别,然后再从字音和字形上进行辨别就容易很多。

  四、注重培养识字习惯,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识字习惯也是提升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内容。从小学生的记忆规律来看,他们是记得快也忘得快,需要反复操练,否则记住了也很容易忘记。而这不能靠单纯的抄写来完成,而要发挥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眼、耳、口、手并动。加强对学生识字习惯的培养,要讲究方式方法,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小孩子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要以直观形象的动画、图片等引导学生观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如字的结构,拼音有什么特点等。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具体的识字教学而引导学生归类识记、也可引导学生自己归类(多数在父母帮助下)。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习惯。如应用所学字玩接龙游戏、用自己所学的字进行口语表达等。不仅要在学校教育中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还要注重和家长加强联系,引导家长培养学生的应用习惯。

  总之,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切实看到识字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而展开识字指导工作,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在识字过程中加强方法引导,让学生能主动认识汉字,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识字习惯,让学生把识字当作一种乐趣,形成一种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对汉字的认知,提升其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