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浅议
【作者】 韦子华
【机构】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一小
【摘要】阅读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数学课堂教学同样需要阅读。数学文本阅读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引学生走好这第一步。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阅读,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探究
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通过阅读相关载体的信息资料获取知识,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必然环节和直接手段。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阅读是指学生围绕数学问题,通过阅读数学文本、符号、图表等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点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学生数学阅读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好差,思维转换快慢,知识接受程度,理解问题时的正误。因此,数学阅读是学生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技能。
一、转变观念,提供学生阅读的时空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数式的演算步骤及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低段数学教师则认为学生识字量少,唯恐学生不懂,所以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研读数学教材是老师的事,学生只要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作为老师,首先要转变这种“善意代替”、“纯解题”的观念,要有数学阅读的意识。学生的数学阅读是要从低段开始逐步培养的,这样数学才会学得更好,才能更适应这个社会。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指导学生一字一句地读,不会读的字教会他们读,让学生自己读题。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直接因素,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根本保证。 笔者为了提高低段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在班里开展了“数学阅读星级”活动,每得到50颗星升一级。50颗为数学阅读一星级,100颗为数学阅读二星级,以此类推。 评价的要求很低,比如,在读题时,做到认真,手指着一句一句读的,加一颗星;老师抽到你读题时,能完整读下来的,加一颗星;读图时,能找到数学信息加一颗星……像这样的评价在课堂中灵活应用。下课时,老师把孩子得到的星记在每名学生书本的后面。对于争取阅读星,孩子很喜欢,教师评价也简单,班级里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慢慢地浓厚起来。
三、加强指导,掌握学生阅读的方法
营造氛围只是一个开始,要真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需要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数学阅读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还是一张白纸,需要教师像教孩子走路一样,慢慢教。为此我的阅读策略是“浏览——细读——提炼”。 具体操作如下:
⑴这道题你读完了吗?在平时的教学或练习中经常发现学生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做题时阅读题目不够完整,往往句子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题,这样造成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⑵这道题你读熟了吗?低段学生由于其识字量和知识水平的局限,造成他们阅读能力不够。 他们常常依赖老师或家长读题、分析题意,没有自己阅读题目的习惯。 在批改作业中经常会发现,前一次做过的一类题目要求是:“划出一组题中得数较大的一个算式”,这一次再做类似的题型,只不过题目要求变成了“在得数较大的算式后面打√”,许多学生做题时还是按照以前的要求做题,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做题之前根本就没有把题目要求读熟。 所以,在学生浏览的基础上,要教会学生一字一句地去读题目。教师对题目中难读的字注上拼音,让学生独立读题。一年级读题时先要求读出声音来,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眼、耳、口、心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到了二年级可以适当要求能力强的同学默读。
⑶这道题你读懂了吗?①找关键字。数学特有的精确性、严谨性要求数学阅读必须要认真细致,对每个句子、名词术语、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而低年级学生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浅层的,对于一些比较关键的词语,学生不能抓住,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及错误。比如:指出下面计算中不正确的算式,很多孩子指出的是正确的算式。像这样的题目,老师就要提醒孩子把“不正确”三个字划起来,以便提醒自己。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读题所带来的错误。课堂上还可以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数学常用阅读符号。如规定条件用“——”,问题用“﹌﹌”标,重点词用“▲▲▲”等等,并长期坚持训练,让学生养成边读教材边进行圈点勾画的习惯。②重视语言转换。数学语言有文字、符号、图形等多种形式,要想使学生能够顺利阅读,必须重视这多种形式的相互转化训练。像下面这道题:在□里填上最大的数字:537 > 53□学生仅仅找到“最大”这两个关键字是不够的,这道题中还有非常重要的符号——大于号。有的孩子只阅读了文字,马上开始动笔,每题都写上数字9。填完后,请孩子们自己再去阅读一下:537大于539,当孩子阅读完后,发现填9是不对的。让孩子明白原来只关注文字中“最大”两个字还不够,还要对各小题、各种符号进行阅读。③关注学生阅读交流。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数学阅读往往不到位、会遗漏。要让每名学生真正能阅读,能读懂,还必须加强阅读后的交流。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从低段开始,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训练。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主动阅读。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抓住关键词,真正读懂题意。读懂教学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