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苏仕坚
【机构】 广西平南县大洲镇初级中学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有效性;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新课程发展的内涵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统一整合,和谐。“收获”和“兴趣”应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两个主要依据。有效的特征是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轻松学并且学得好。对于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我有以下的经历和体会:
一、让学生喜欢你的数学课堂是打造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感。要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必须精心准备。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说:“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只有精心准备的课,才能高效率。
1、创设有效情境
数学来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实际,了解学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引导有效的自主探索,寻找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享受数学“成功”之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富有时代气息的事物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富有时代气息的情境,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
2、引导有效探索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探索学习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能力,自主探索强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通过对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感受与理解来获取知识。
有效的数学课堂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并且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天性就是爱学习的,有效探索的学习让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不可能处处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轻易找到答案的,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这些知识需要在老师的讲解或引导下获得。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同类项的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等。
4、扩大课堂知识的信息量,挖掘课堂的的深度。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如果只教课本上的知识,课堂会乏味、缺乏吸引力,达不到教学效果。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增加相关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数学课有时会出现与其他学科或社会上常出现的事物相关的内容,教师这时做一些相关资料的课件和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
5、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发展是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知少到知多,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快乐还是痛苦,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评价一节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新课程提出改变学习状态,让学生从外在压力推动或者受逼学习状态中能够解脱出来,建立主动的学习,结合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个性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跟个人的生活是有关系的,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甚至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在课堂上让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有时会发现学生真是天才,他们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那么是新颖,那么富有创造力及创新能力。教师同时也得到提高和发展。
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引导为主,多鼓励少批评,学生才能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才能自主探索,才能培养创新能力,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感情体验,从而得到心理满足,获得自信和力量,去追求新的成功,既使失败了,教师也不能过多指责,应多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争取下一次的成功。
二、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催化剂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
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本事,即学生喜欢你的为人就会喜欢你的课堂,由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
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真心爱护他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观察他们的情绪。
我相信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教师因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你的学生,用无私的爱心去感化你的学生,你得到的会比你付出的还要多。教师应把热爱学生作为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尊重、相信、了解你的学生,与学生建立“亲其师,爱其道”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反思要有学生参与
有专家提出“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要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每一节课后都要作教学反思或个人反思。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要在一起作一次教学反思,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多提出意见或给出好的建议,针对农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可当面与教师交流,或在作业本上留纸条,写信,或发手机、QQ短信等多种方式提出意见或给出好的建议。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很多很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今后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和实验,总结和分析,不断的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途径,才能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