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 许瑞华

【机构】 新疆伊犁霍城县清水河镇中心小学



【正文】

      当前,小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平时语言的积累,导致了小学生写作语言的匮乏,表达的欠缺,以至于出现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和“有话说不出”的现象。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刻不容缓。怎样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以写为乐

  首先,让学生知道写作来源于生活。小学高段的学生正是处在写作的黄金时期,老师应紧紧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开启学生的思维。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写作,无非就是写人、写事、、写景、写物,而每一种题材的文章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因而,教师应充分利用作文指导课的时间,发散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找到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大胆尝试将自己想到的说给同学听。这时,有经历的学生会越说越想说,越说越精彩。对于学生来说,有了说的可能性,学生也就有了写下来的兴趣。而这时,还有一小部分束手无策的学生怎么办呢?那就要依赖老师帮助学生寻找生活当中的素材了。

  其次,老师与学生资源共享。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多上网查找相关习作内容,收集相关课件或图片,展示给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从收集的资料中寻找写作材料。同时,对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起到了开拓思维,拓宽他们写作思路的良好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时,这篇习作主题是“相互关爱”。教学中,优等生的写作思路很宽泛,因为这些学生平时善于观察和积累,是一位位有心人。而部分学困生却无从下手去选材,因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能留心周围事物,再加上不善于阅读书籍,胸中无墨,不会感恩,所以无材料可选。当面对这次习作时,选材——便成了这部分学困生的难题。于是,我从网上寻找了许多关于“相互关爱”的图片、事例在课上进行展示。学生们看见图片并了解了其内容后,恍然大悟,似乎茅塞顿开。所以,老师们不要害怕学生没材料写,只要我们老师做到和学生资源共享,胸中有数,那么,学生也就有写作的欲望了,兴趣自然也就悄然而至。

  二、我认为写作能力的提高,一部分还来源于自信

  老师们在改大小作文时或改卷面作文时,不要吝啬你手中那些关于赞美或欣赏的语言。在作文批阅中多写鼓励性的语言,语言中要多呈现出本篇作文写得好的原因,并适当写上“加油”或“精彩”或“老师欣赏你”之类的赞美语。在发放作文时,先让学生读、品作文中老师所写的评语,针对评语取长补短,努力写好下次作文。当学生看见自己的作文中还有一处或几处亮点时,他们会心花怒放,会很自信。我们要肯定学生的想法与进步,及时表扬学生,让学生对习作充满信心。这样,学生才会对习作感兴趣。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一点,我们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当然,平时的学习中,应及时带学生去户外观察并随时记录,做到有所目睹、有所耳闻,有所感悟。此外,老师们可以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好手中的作文辅助书,选择需要观察才能写好的练笔内容,利用上学放学路上,或在校园里,在家中社区中进行观察后练习写。这样,学生既实现了观察后的练笔,又有所感悟。这样,久而久之,虽不说全班学生都有进步了,至少这样的方法对个别或少数学生有莫大的提高。因为,学会写作本来就是个漫长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读写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说,一位爱读书的,会读书的,读好书的孩子不用老师去教,他都会写出不错的文章。这源于孩子从阅读中学会了写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学习其它学科都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收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大多数中等学生来说,我们可以每周安排三次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时,对所读内容旁边做批注,写下点滴感受,好的精彩句段画下来并积累,可以在摘录本上写下感悟。这样,学生才真正做到心到、眼到、口道,这要比过眼烟云的阅读扎实有效的多。

  而在课内,多腾出课堂教学的时间用于自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发表,让学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到这里,我觉得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应给予学生多一些选材的机会和说材料的机会。说材料其实也是学生思维灵活旋转的过程,会说,也就基本上能写一二了。

  五、引导学生善于积累

  正如我们老师所说,充分利用好学生手中的“摘录本”。学生除了读还应该学会摘抄,做到读和抄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只有不断积累,才不会出现“樵夫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

  六、教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潜能

  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紧扣单元的写作方法,根据当次习作内容和要求,学会将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迁移,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再结合相关精彩范文,与学生一起去欣赏范文品析范文,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好的原因,老师及时给学生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中轻松愉快地接受了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时,自然会根据教师的引导,将不同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学生也会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何乐而不为?

  总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因为只有一两个学生的进步而泄气或怀疑自己。加油,坚持,老师们会在习作教学中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