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提高低年级口算能力的方法
【作者】 李冬梅
【机构】 新疆伊犁霍城县清水河镇中心小学
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口算又是一切计算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对于如何加强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成为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
(1)理解算理,掌握规律
在口算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还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其中,弄清算理是关键。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先进行“圈十”操作,再通过摆小棒的活动,从中领会“凑十法”。最后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帮助学生形成了表象。然后让学生详细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9+4可以这样想:看到9,想到1,把4分成3和1,9加1得10,10再加3得13。最后经过9加几的反复练习,概括出“凑十法”的方法与规律:“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这样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形成了表象——抽象——概括三个学习阶段,既弄清了算理,又掌握了方法,保证了初期口算的正确性。理解算理还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进位加法时学生进行了知识间的迁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技巧
口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计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逐层简缩,计算过程逐步简化,计算推理过程也再逐渐简略。到最后,由于计算技能的熟练,一些简单的计算能脱口而出。为此,教学中应采取先慢后快的原则。训练初期,可侧重于法则的理解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只要求正确,不要求速度,着重巩固口算知识,为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随着知识的深入,可在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加强算法指导,引导学生逐步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技巧。
2、科学安排口算训练
(1)口算训练要有计划性
我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口算教学与训练。首先,我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安排好每天的训练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技巧。其次,进行口算训练时,还要考虑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为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23+4时,我先进行如3+4+20的口算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目的性与针对性的训练
首先,要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其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这些计算,都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石。只有实实在在地练好基本口算,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易错的题目要及早预防、反复练。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且与使用的教学方法无关,如带有0、1的运算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等。有些错误则是学生个人认知结构不完善所至,如老想着凑整,不考虑运算顺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及早做好预防工作。组织口算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错之题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防止错误再次出现。再次,易混淆的题目对比练。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如25+2和25+20,16×5和15×6等,可进行集中对比练习。通过练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知识的清晰性。最后,要有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
首先,训练形式要分散、集中相结合。在平时要坚持分散训练,如每天做5分钟的“心算口算”。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进行集中训练,帮助学生归纳方法,取得知识间的联系,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其次,口算灵活多样。由于口算要经常训练,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采用开火车、对口令、指名口答、集体抢答、组织口算竞赛等形式。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1)审题习惯。帮助学生克服不审题,提笔就算的毛病。
(2)思考习惯。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勤于思考,寻找最简算法的习惯。
(3)检验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同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检验方法,如估算等。
(4)改错习惯。要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加强口算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5、注意发展学生其它数学能力
在口算教学中有些口算能力特别强的学生,他的其它数学能力(如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解答问题的能力等)并不强。学生的口算能力的潜能是很大的,训练与不训练大不一样,但也不能片面追求口算能力,否则会使学生的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口算上,势必会减弱其它数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一年级的口算教学中,要注意不失时机地联系几何知识、代数知识的,重视用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使学生其它数学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