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要注重课堂练习的优化

【作者】 佘付斌

【机构】 贵州罗甸县新民小学

【摘要】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强化学习内容、夯实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有效练习不但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更是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巩固和强化。有效练习不仅考验学生的解题思维,更是考验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也是对学生灵活性、系统性和条理性运用数学知识的考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优化练习;提高效益
【正文】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被提上日程,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有效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应被教师所重视。有效设计练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学生及时掌握全面的知识信息,还能够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了发展。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分析了几点有效练习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练习题设计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设计练习题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课堂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转换成自己的知识,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在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中,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题目,才能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大纲的要求和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及时掌握新课程的基本公式、基本规律和基本内容,打好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促进有效教学的发挥。

  此外,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目的时候,要围绕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设计与教材相关的生活题目或与教材相关的情境练习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设计数学题目,要站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与教材息息相关的题目,又要走出教材本身,设计一些与教学实际相关的实用性题目,让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长方体面积的时候,教师要明确关于长方体面积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先设计一些客观的长方体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对长方体的面积公式熟悉起来,再通过一些生活中计算长方体面积的例子或设置一些课堂情境小游戏,让学生提高对长方体面积的应用能力。

  二、练习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生活实际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与教学实际的融合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和探究欲望,最终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首先,教师在练习题目的设计过程中,要增加一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素材,让学生更容易了解,更愿意去了解,更乐意去学习和探究,只有这样才会达到有效练习的效果。例如,在教授“等边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一般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再让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进行归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其次,教师要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圆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光碟”的面积计算出发,让学生通过计算两个圆形面积差来计算,提高对圆形面积知识的理解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设计与生活有关的动手操作题目,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测量家里的窗子的长和宽,然后计算窗帘的面积,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练习设计要注重层次性 

  数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数学基础知识到数学综合运用知识,再到数学实际应用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是充分注重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的教学,还应该是逐渐促进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的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中,要注重练习题目设计的层次性,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断提高。

  首先,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一名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同,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特点,设计从容易到困难、由浅显到深入的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全面的数学知识。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回忆旧知识出发去了解新知识,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中了解新的教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模仿、熟练、应用和创造四个阶段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我在圆的周长的教学中,就从圆周长公式的基础性知识出发,到圆形周长的实际运用知识,再到圆形周长的综合性运用知识,最后到圆形周长的思考探究性知识这个步骤去设计练习题目,进而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教师要注重每一名学生的层次性教学辅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不同层次的题目,让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例如,对于基础水平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而对于基础水平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布置一些比较有难度、且具有探究性、综合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性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练习题目的有效设计,要以学生的教材内容为基础,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通过分层设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赞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19972)。

  [2]马夏玲。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J]。青海教育,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