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作者】 才忠措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幼儿园

【摘要】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交往,有助于儿童渐渐成为健全的社会人,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唯我独尊”、“唯我独享”、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表现十分严重,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可今天的独生子女在家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显然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使孩子更好的走向群体,浅谈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孩子;交往能力;培养
【正文】

      人在社会交往中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交往,有助于儿童渐渐成为健全的社会人,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唯我独尊”、“唯我独享”、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表现十分严重,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可今天的独生子女在家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显然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使孩子更好的走向群体,浅谈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多和孩子交往,开展分享活动

  首先,父母要多和孩子交往。不要以工作忙而忽视和孩子的交往,父母要明确和孩子交往是平等的、认真的,这样避免了孩子与成人交往的紧张心理,有利于孩子表露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在于孩子交往中不要要求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共同玩角色游戏,家长扮客人或主人,在敲门中使孩子懂得了怎样接待人,一个细微的举止,一句“请进、请坐、你是谁……”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孩子学会了合作,增加了社会交往的经验;其次,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促使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养了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语言课时与幼儿一起讨论“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该怎么说”等话题,让幼儿说自己的想法,并从中给予积极地引导,从而使幼儿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在活动中,教育幼儿如何在别人玩耍时不去抢夺别人的玩具或干扰别人玩耍等。活动后,让幼儿自己讲述“你和谁一起玩了”、“是怎样玩的”、“和小朋友在一起高兴吗?为什么”等,让幼儿在感受快乐时,体验交往的乐趣,并培养幼儿的交往兴趣,分享交往的欢乐。

  二、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

  1.多让孩子交朋友

  首先,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跟小伙伴交往,并帮助他们学会平等互让,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其次,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利用传统的节日搞一些家园活动,如:八月十五、圣诞节、元旦,请小朋友一起参加到游戏中来,孩子都是主角,教师、家长当配角。这一天中教师、家长与幼儿在一起活动,使幼儿感到无拘无束特别有趣,无形中孩子们既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同时又享受到节日的快乐,并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及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从而发展了交往能力。

  2.多让孩子与生人来往

  有的孩子在家里能说会道,在外面却很拘谨,因此,家长要多给孩子与生人交往的机会。如:家中来客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和交谈;到公园去,鼓励孩子去接近其他正在游戏的伙伴,并和小伙伴一起玩;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时,对医生的提问,让孩子自己回答……这样,不仅培养里幼儿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习礼貌待人,学会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许多本领,并要告诉孩子善待别人,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要学会谦让,时间长了,孩子就能和同伴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

  三、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

  首先,我们要教给孩子用语言同同伴交往。如早晨入园、晚上离园能主动与同伴打招呼,“早晨好”“某某,再见,明天见。”在游戏时,给同伴协商的语言,“这些玩具我们一起玩好吗?”在不小心碰到小伙伴时,抱歉的语言,“对不起,是我不小心。。。。。”等等。在与同伴交往的同时,还应提醒孩子态度要友善。还可以教给孩子用形体语言来交往,如可以运用表情、动作等来表达想交往的目的。

  再次,孩子在与同伴游戏中往往喜欢独占玩具,这就影响了与同伴之间的良好的交往。家长应教会孩子分配玩具或可以与同伴交换玩具的方式。如“我们的玩具可以换换吗?”“我么挨着一个一个的轮换着玩好吗”家长还要注意,在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时,还需要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四、在游戏中,增加孩子的交往机

  首先,游戏在促进孩子社会化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条件,如给孩子一定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并提供游戏的材料等。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邀请邻居中年龄相仿的同伴来家玩耍。在游戏交往中孩子们如有争执,大人不要去当“裁判”,让孩子自由发展,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从中学习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

  再次,在幼儿园里教师要鼓励孩子参加角色游戏,因为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因为孩子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女孩较细腻,可以扮娃娃与妈妈,男孩比较有正义感,可以扮交通警察,警察与小偷.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家长与我们这些幼教工作者做有心人,共同为幼儿创设各种各样的交往的机会,给予适当的锻炼并耐心的指导,只要家园同步教育,相信每一位幼儿会从自然人逐步走向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