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兴趣是初中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作者】 杨庆军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乃是语文课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主张,“一定要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最大的快乐,以乐学激发观察,增进记忆,促进思维和想象,获得成功的欢乐。”【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激发
悉心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和有效地激励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之母,知识又是培养能力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各位同仁如下交流: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宗旨
“学深为师,品正为范”!这里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认真读书,要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语文教材涉及政史哲经、数理生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因此,语文教师要有全面的能力素养。我上课总喜欢抬讲义,有次忘在家里。这天恰好要上古文《口技》一课。这篇课文内容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已算长篇。但我信手拈来。开始我检查了预习、查找资料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展示资料资源共享。接着朗读课文,整体感悟。本子没带,于是我就顺口背给学生,讲解古文。学生一边听,一边勾画,记住重点读音、释义。学生的神情惊讶、佩服。此时我已经给学生树立了一种最好的榜样。课下,学生纷纷围住我,问这问那,有同学感叹到:“老师这么大年纪,还记得这样清楚,讲得这样精彩!”学生佩服,惊叹之情溢于言表。教师的学识魅力已感染了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拉得更近了,更融洽、更和谐了。那以后,学生更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背书了。
二、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的性格特点,千差万别,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轻易接受教师,所以,教师就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接触学生,比如周六周日,进行家访,了解家庭情况,这样学生会把教师当亲朋好友,教师的劝说、诱导很乐于接受。教师还可利用晚自习下后查夜的时间,哪怕每晚几分钟,多和学生交谈,了解近期的学习情况和动向。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会迷茫,教师就要舍身处地的想,帮助他们走出迷茫,消除叛逆。要是学生偶有犯错,教师就要耐心劝导,不是大声的呵责,要循循善诱,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这样学生就会感激教师,学生就会努力用好的一面去表现,好学、向上、友好待人,帮助他人。紧接着教师再加以鼓励,学生在教师面前就会很乖巧,对教师充满希望,学生就会去努力,师生关系就更和谐了。教师还可以利用吃饭时间和学生坐在一起,和学生打成一片,理解学生,信任学生,用耐心、爱心关注学生。教师说的话就有号召力,加上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行为对学生有了影响力,这样就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更和谐、更默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
有了号召力,有了影响力,学生已从喜欢老师引发到喜欢他的课,有了“榜样”的影响力,引发了对教师的崇拜感,就会去效学,就会去模仿,再则教师的学识、谈吐、风度、修养等,已让学生崇敬有加,学生就更加信服老师了。这样,学生和教师相处融洽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学生如沐浴春风,教师看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也极欲施降甘霖。此时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涨,已为成功的教学谱好了前奏。
三、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我用《藏羚羊的跪拜》的小故事来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一个发生在西藏地区的故事——《藏羚羊的跪拜》,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蓬里走出来,在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蓬拿来猎枪,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了两步,两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也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也清晰的留着。老猎人的手颤抖了,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藏羚羊的腹腔时,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形。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着笨重的身子向猎人下跪,是在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
同学们,动物也有生命,也有情感。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深思吗?为了保护胎儿牺牲了自己,多么感人啊!今天《斑羚飞渡》将又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悲壮而感人的场面吧!……
这样的新课导入,既营造了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又让学生精神集中,兴趣盎然,达到了先声夺人的目的。
总之,新课的导入犹如发动机,直接影响着整台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作为教师,应重视导语设计并妙用导语设计,这样我们才能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自身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妙笔生花,让学生的学习效果速至佳境。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5月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爱因斯坦;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
[3]《课堂教学艺术》;孙菊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08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