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作者】 王 钰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红峰乡中心校

【摘要】小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教师作文指导不力,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爱作文,乐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应把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
【关键词】小学作文;现状分析;培养策略
【正文】

      1、引言

  小学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写作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不仅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更是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精深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段、篇、章的整合训练。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较为枯燥的事,他们刚刚褪去幼儿的外衣,好玩占据着他们的整个内心。没有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没有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写作自然会无处下手。况且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新的事物,是从动到静,由表及里的转变。

  2、小学生语文写作的现状分析

  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而且也想把作文写好,可是由于家长忙或者其他原因,家长不够重视,给学生的作文帮不了多少忙;学生自己,要么不知到怎么选材,要么不知怎么布局,也不能合理地把方言、口语转化为普通话在作文中表达出来,所以写的作文总是不尽人意。久而久之,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情绪,只是被动地写、敷衍地写。可想而知,如果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绝不会有大的提高,甚至越来越排斥写作文!

  2.1作文缺乏感情色彩

  现在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空”、“呆”、“硬”的毛病:显示内容空洞。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甚至写了一大堆废话,但是并没有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雷同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对人物的描写,往往是:脸圆圆的,大眼睛,浓浓的眉毛,乌黑的头发等这样的描述语言,不会使用更加逼真、更加形象的词语来描绘人物。

  2.2文字苍白匮乏

  文字表达苍白呆滞,词汇贫乏且不灵活,词不达意,不会合理的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语句的形象性和可读性。最后是缺乏想象力。学生只会干巴巴的把句子写出来,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会对事物进行准确而又生动的描写,使文章读起来更有感染力。其实文章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文要有内容,必须留心观察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这里“留心”是关键。如果对周围丰富多彩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会有意地去观察,在脑海里留下的各种事物的形象比较模糊,甚至根本没有印象。等到作文时,头脑空空,就没有可写的作文。

  3、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3.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针对这些特点,应高经常不定期的组织他们玩一些锻炼他们观察力的游戏。例如拿出一幅挂图,让他们观察,让他们按照老师说的在画中找出比较隐蔽的事物,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也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有的老师只注重课文内容的讲解,常常忽略了书中的插图,教材的设计都有它的意图,老师们一定要利用好,也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积极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然后让他们相互交流。慢慢地他们便会在玩中体味到观察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觉观察的好习惯。

  3.2教会学生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写作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也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有兴趣、有目的的阅读。

  3.3布置“合口味”的作业,培养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要广泛阅读和观察生活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其多写多练,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让他们自由地去发挥,他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多少就写多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们自由自在地飞翔。

  3.4出好命题作文

  正确指导小学生命题作文写作能力,从写片断、短文、日记开始,这是写作能力的一大提升。命题作文是在学生理解水平的体现,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命题的中心及意义,是学生知识积累,和有了一定的日常生活经验之后才能完成的。正确指导学生命题作文,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命题要有深有浅。一篇文章命题的深浅往往是是直接同该内容的深浅密切相关的。因此一篇文题所含内容的深浅是教师让学生学作前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其次,命题取材要多元化。命题取材多元化才能开拓学生写作的思路,以便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有利于做到将语文学科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最后,命题方法要恰当。恰当地命题,一是要把题目让学生充分了解,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再是帮助学生在材料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联想命题。

  此外教师还应该力求做到:第一,教师应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二,进一步优化评价的手段,点燃创作欲望。我们经常点评作文,总是先由老师批改完作文,选出一两篇好的文章再朗读给同学们听。这样的点评往往需要花费老师较多的时间,并且效果也不是很好。尝试把点评作文的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互相评改作文,再由他们向大家推荐出好的作文,让作者读给大家听。通过这样的角色交换,学生不仅会从读别人的文章中领会到如何去修改自己的作文,而且又可以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实在是一举两得。

  4、结语

  阅读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写作发展的规律,悉心地启蒙和引导。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把写作当作一种兴趣,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耐心地引导和见证孩子的成长。只要我们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我相信每一棵幼苗都能结出甘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