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用心做个“懒”老师 ——追寻“轻负高效”的课堂

【作者】 张爱萍

【机构】 新疆博乐市第一小学锦绣校区



【正文】

      我和我的同事交流时总会有这种报怨声:“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讲了几遍了,有些学生还不会!”“这些题我全都讲过,怎么考得还不理想!”“上课时重点问题我都一步一步分析,看着他们也都会了呀,怎么就……哎!”“期末复习太累了,有些题一遍一遍反复地讲,嗓子都讲哑了,可是有些学生还是一脸茫然,真是没办法!”“这几道题我让学生做了好几遍了,有些同学期末考试照样出错!”

  前不久我还在发出这样的报怨声,但是听完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讲座后,我感触颇深,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说:老师们,别太“勤劳”,用心做个“懒”老师吧!

  魏书生有这么一段话:“教师是干什么的啊?上课三不讲:凡是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老师不讲。

  魏书生的“懒”教师观念,表现在其教学上,就是指学生能学会的,老师尽可能不讲;讲5分钟能会的,就不讲6分钟。因为他觉得,老师不做,不是当老师的偷懒,而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他说:“一个老师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剥夺了他努力能够做到的机遇,就等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人家能够吃得了,干得了,你不让他吃,不让他干,当然学生的体质就会下降。所以,看起来让学生做事,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这不对,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正是有了这样的观念,魏书生才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懒教师才能教出勤学生”。懒惰的背后其实蕴涵着他高超的教学智慧。

  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课堂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讲解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吗?显然不能!而且老师的“详细分析,认真板书”会使学生减少自己的思维活动,做作业时“照着葫芦画瓢”,好像是都掌握了。还有的老师在学生刚有一些疑惑,或遇到了稍难一点的题目,就急急忙忙地讲解。长此下去,学生只会变得越来越懒,遇到难题不再去思考。试想想,我们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思考呢?怎么会举一反三呢?

  因此,做老师的,别太“勤劳”,适时做个“懒”老师吧!把学习还给孩子!让孩子主动地学习﹑轻松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一、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

  教师总是觉得要多讲,恨不能把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全部倒给学生,这样才能够放心,所以总是不落一处的讲,力求面面俱到,这样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发展。作为老师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要做到敢于“放”,把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去获得知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教师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当我们真正放手时,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会带给我们许多惊喜!

  二、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想、去做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想就是思维,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的包办代替在课堂上要不得.如果什么事都是老师包办代替,学生不用动脑,这样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就像一台机器,只会做题,高分低能.其危害不言而喻。

  三、 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去说

  学生课堂上的问题最好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若自己答不上来时可让其他学生帮助,老师千万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忽略这一点,学生的帮助会在课堂上锻炼其自己的口才和能力,另外也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也体现了新时代的教育思想.我教学时经常采用这样的办法,课堂上给学生制造学习场景,设法激起他们的兴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学得既轻松又快乐。

  四、 在教学中学会等待 。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忍不住越俎代疱。结果,我们的学生习惯了依赖,习惯了灌输,习惯了接受。所以,教师不能急,要放慢脚步,要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耐心等待,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等待是尊重,等待是鼓励,等待是成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次次的等待又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孩子的老师,我们又怎能不学会等待呢?

  五、尽量让学生在学校里完成作业

  学生在老师监督和指导下完成作业效率比较高。学校里20分钟做完的作业,回到家可能60分钟都做不完。学校里做不出来的作业,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回到家里,就不一定有人可以问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边讲边练,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放给学生去做,教师需要关注的是班里最差的那三四名学生,发现不会做或出错了,及时给予点拨。这样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练习量,或是提高难度。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辅导学困生,在课内补课。其实学生课内做不出的作业,表示没有听明白,课外一定也做不出来;课内能做的作业,课外没有必要重复练习。作业课内完成比课外完成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减负我们已经喊了很多年了,我想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和行为。陶行知说得好,我们要抬头巧干,不要埋头苦干,如果我们的“懒”既能让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最重要的是又能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快乐,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学会做一 个“懒”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