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政治教育中的习惯养成

【作者】 斗拉才让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九年一贯制寄校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永远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者难以割舍的话题。近期再次研读了《魏书生文选》,感受颇深。文中魏书生老师讲的“育人重在培养良好习惯”的观点,发人深省,让人深思。
【关键词】政治教育;习惯养成
【正文】

      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个性。可以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其从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方面来完善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就是我们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全部任务,是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终极目的。今天我们谈新课改、新教育、新理念,难道不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对于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或对象,当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因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产生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并由此推断或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思考、学会审美,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就成功了大半。

  因此,学习魏书生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和过程,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至少应该注重以下方面:

  要以“法”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习惯。我这里谈的“法”是我们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人在教学管理中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象制定的制度、规矩、条例等可操作性的一些“班规”。魏老师说,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质习惯,就要尽可能将一时一地曾做过的有益的认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训练,用“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形成制度、法规,今后在某时某地也必须实行。我认为这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首要因素,若无“法”,我们今天对学生说一套,明天又谈一套,这习惯能养成吗?有“法”可依,依章治教,不朝令夕改,学生良好的习惯才能养成。

  要以“事”的落实培养学生的习惯。有了“法”,我们还必须将其落实到“事”上。“学习无小事,件件需认真。”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对此,魏老师认为,要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将事情、时间、人三者落到实处,要朝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目标努力。谁检查课前预习、谁检查课堂作业、谁检查课后作业等,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互相监督。这样,学生就有一种紧迫感、压力感,他们会在这约定的“班规”里尽力展现自我,尽力维护班级的荣誉。这又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完全吻合。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在做中学,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思想品德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思想品德教育之场所,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思想品德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培养融入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以“严”的纪律培养学生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育者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魏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注意安排科学有序的步骤,同时又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果放松要求就不会成功,这已被无数教师的无数经验和教训所证明。对于“严”,魏老师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定了干,说了算。”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魏老师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正因为他的一丝不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有一次他外出讲学一个多月返校后,他问学生,他走后的课程没有请老师代课,是同学们按照以往的要求自学的,要不要补上。两个班的学生都说:不需要。而在期末统考中,魏老师带的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名列学校同级同科的一、二名。所以,“严”这不仅能够培养出学生自学的习惯,而且也有益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品格。我们在学习魏书生老师的经验时,总能从中看到他对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从为师者来说,这也是一种美好的品格。

  要以“忍”的宽容培养学生的习惯。“忍”在这里并非没有原则,而是一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这样,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因为当教师在面对学生坏习惯的时候首先表现出的不能是生气和发脾气,当你用理解、用爱心、用宽容去面对问题时就会变的简单化,处理起来也会更顺畅一些。魏老师说: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这就是“忍”。所以用平和的心态,正确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关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者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忍”一“忍”,在“忍”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

  总之,为学生良好习惯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我们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幸福。正如魏书生所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