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作者】 易保素

【机构】 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初级中学

【摘要】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密切配合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多参与操作,互相交流,互相探究。结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发挥,把课本知识的传授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巧导;精问;多媒体
【正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的学会倾听、理解,多给予学生赞赏和鼓励,大胆放手,创设合理的情境,选择实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活起来。

  一、培养兴趣,激发动力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习数学非常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会产生有益的学习态度。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

  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数学教师需要认认真真,实实在在,竭尽全力,做好向导,切实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的事我做主。

  我们知道:新课程教材里有许多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开设的,恰当利用这些材料,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完全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都可以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教材,进行有机的教活,促使学生动起来、笑起来。例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教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学生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自己的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致勃勃、信心百倍地努力奋斗。实施赏识教育,多鼓励他们,充分肯定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分析、理解、创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无论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期待赞扬”。我们要充分认识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赏识就是爱,爱即成功。

  二、注重导入,讲究艺术

  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吸铁石,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课导入恰似“龙头”,只有舞好“龙头”,才能摆正“龙身”,摇好“龙尾”。一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能否取得良好的课堂效率,从很大程度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新课导入。就初中数学课堂而言,如果教师能注重课堂导入效果,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必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的数学课堂特别注重惜时如金,分秒必争。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是不断追求新课导入艺术,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角色,学好数学。所以,我的教学成绩一直都比较好。我坚信李白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同时,我也晓得:“有付出就有收获。”为此,我特别注重每一节新课的导入技巧。

  数学中常有新、奇、趣、巧的问题或解答,探求数学中的新、奇、趣、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一上课就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或用目光扫视教室;或叫学生朗读;或温故而知新;或创设情景诱发思维;或设疑布障,引起悬念;或实物演示,加强直观;或动手试验,巧设铺垫;或精心设计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语;就可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当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时再转入正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精心提问,放飞思绪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技能,更是调动学生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开发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不仅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体现,也是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教师要将教材讲“活”,学生要将教材学“活”。优秀的教师总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探索。不仅讲请“是什么”,而且讲清“为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好。”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精心设计提问,有多么的重要啊。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尤其是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能够体现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重大的作用。

  初中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状态都急剧发展的时期,该时期的学生容易冲动,并且在学习上容易产生很大的倦怠。而数学教学又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为保证其教学效果就需要采用更多的提问技巧。熟练驾驭教材,熟练教活学生,灵活运用提问策略,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的本质,往往隐藏于大量的数学现象之中,把握数学本质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需要不断地刨根问题,追本溯源。对于数学知识本质的挖掘,学生一般很难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穷追不舍,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问题,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透过数学现象看到数学本质,唯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提升,认识才能深刻,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例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②、如果两个三角形能够拼成四边形,你能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吗?

  ③、是否所有的四边形的内角和都可以“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来求得呢?如何“转化”?

  ④、n边形的内角和是否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试一试。

  ⑤、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较好地抓住求证的关键,寻找到解证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奠定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教法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为教师的有效选择创造了许多的便利条件。教师可以选择网络共享资源,也可以同学生一道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初中生已经具备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把学生的这种能力和数学学科进行整合,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极佳途径。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应用课件能很方便,直观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传统教学手段,还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多媒体课件只能是辅助,老师,学生才是主体。中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合作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

  只有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学生。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教学计划变得更灵活,有利于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也可使学生从沉重的书包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素质教育,实现真正的减负增效。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学教师要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完全是指日可待,它有着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可媲美的功效。例如: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理解往往是较为困难的,我们在设计图形平移、旋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flash软件将图形平移、旋转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能让学生亲眼目睹平移、旋转的过程,从而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掌握了它们的性质,也就突破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比如,讲八年级数学《四边形性质探索》一章里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特殊性时,展示几何画板制着的课件探索矩形的性质,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平形四边形变为矩形的过程及其对角线长度的变化”、“平形四边形变为菱形的过程及其对角线夹角的变化”等,这样一来,平形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特殊性,学生在几个变化过程中很快就掌握了,同时还知道了判定方法,使印象更为深刻。这样的教学,教得轻松,学得愉快,其乐融融。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方便、快捷,但是如果信息量过大,教学进程太快,学生难以消化,对教学也不利。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重点知识的适时呈现或板书,这样才能避免数学盲点,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整合,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多角度对课堂进行改革,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优化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参考文献:

  [1]郭建刚。成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祝瑞珍。刍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才智,201115);

  [3]陈春来。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3);

  [4]郑国才.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7);

  [5] 林炳尧.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新课程学习()2012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