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初中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学习历史

【作者】 舒勋全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中学校



【正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一轮课改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思维活跃的兴奋状态中,去领略、感触、抚摸久已逝去的“鲜活”的历史脉动。在“亲历”历史过程中,认识历史的真谛,陶情冶性,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提高能力呢?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初中学生好动的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综合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现以初三两个班学生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为例加以说明。

  一、 准备工作

  各班选出35名同学组成代表队代表各自班级参赛,同时,各班选34名同学合并组成评审小组,再从各班选出3名同学分别担任主持人、比赛过程记录员和纪律管理员;所有学生赛前熟读课文、搜集整理资料。整个竞赛活动过程如下。

  二、 竞赛过程

  第一步,明确参赛要求。各班选出的代表队,通过参加共答、必答、抢答等方式进行知识比赛。整个竞赛活动评出优、良、中、差不同等级,其目的是检查基础知识落实情况,培养竞争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步,赛场展示。竞赛时,两个班的全体学生把赛前搜集、整理、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歌、散文、音乐、影视、戏剧、绘画、书法等作品展现给大家,评委一一量化积分。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爱好和特长,准备了许多材料,在竞赛时,给评委做了很好地展示。如:齐唱《国际歌》、朗诵保尔名言、撰写小论文(战争与和平)、图说历史、绘制《和平鸽》和《偷袭珍珠港》画面、办历史手抄报、书写社会主义好等条幅内容。同时,同学们还展示了自己家乡的许多珍贵历史资料,如:陈氏三状元,状元溪优美动听的故事,以及碑院唐代大佛,南部中学的前身是凌云书院,升保暴动、皇娘坟、李鸣轲烈士纪念碑,红军石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万岁”等图文资料。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展示的这些内容,大多是平时学习成绩较差同学的作品。通过竞赛展示,真正发挥了个人所长,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一切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把活动还给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老师只是提供一个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才智的舞台和机会。让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同学们在展示中,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巩固了参加历史学习活动的兴趣。

  第三步,游戏活动——“找朋友”、“打电话”。“找朋友”是老师事先将课文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众多零散的知识写在卡片上,给参赛学生每人发一张,要求他们把相关的知识归纳在一起,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历史材料的意识,训练求同存异思维并进行巧妙记忆的能力。“打电话”是老师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结论,这些结论都是我们学古鉴今,指导现实生活的经验结晶,写在卡片上。每班抽10人,纵座成行,用书卷成筒,前面的同学依次悄悄说给后面的同学,先让第一个学生看条卡并记住内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次传递给后面的同学,最后一个同学把听到的话说给大家听。由于是比赛,又有时间限制,学生心情激动紧张,结果往往出错。这时老师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让他们在比较,鉴别中澄清正误,从而达到记住掌握这些重要内容的作用。这些形式,学生十分喜欢,学知识既轻松又愉快,真正是在欢乐中学习。

  第四步,表演历史剧(是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内容之一)。赛前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分工协作,从编剧、导演、演技、台词、道具、服饰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红岩》片段、《钦差大臣》、《德伯家的苔丝》等都很精彩,其中一班同学创作的《日本偷袭珍珠港》更是别具一格,可谓匠心独运。他们用四张大报纸,折成模型军舰,放在地上,里面撒上火药和纸屑,与一根很长的导火线相连,全班同学齐动手,用废纸折成无数小飞机,在纸飞机的凹处装上点燃的擦炮(老师确认安全后实行)。表演开始了,全班同学从不同的方向放出飞机,点燃的擦炮从空中掉下来,有的掉在军舰上爆炸,有的掉在军舰附近爆炸,远处的同学又点燃导火线,导火线哧哧地燃着,最后,引燃军舰里的火药和纸屑。整个军舰燃烧起来了,飞机不停地飞过,擦炮不断地掉下来爆炸。这时,不知是哪位同学打开事先从影视剧中录制下来的飞机俯冲的呼啸声和炸弹爆炸震耳欲聋的声音,和弦着军舰燃烧起来的冲天火光及擦炮的爆炸声,奏出了一曲集声、光、色、动于一体的悲壮激烈的战争乐章。同学们妙手再现了震撼人心、震惊世界的历史画卷,实在精彩,赢得了全体同学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把竞赛活动推向高潮,达到顶点。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为他们喝彩,为他们陶醉,喜极的热泪盈眶。比赛结果,难分伯仲。我深深地感到:成功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愉悦兴奋中学习,达到了教学的最佳境界。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从单纯的知识中超越出来,用活动的方式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后来学生在总结中写道:“原来学历史简直就是一种压力、负担,竞赛使我们既感轻松 愉快,又体验了历史,还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和兴趣。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现实世界的民族矛盾、地区冲突中,我们认识到:人类要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因为有了战争,就有厮杀,有厮杀,就有伤亡,有伤亡就会造成悲剧。悲剧不仅影响个人,而是牵涉到全人类。谁不愿拥有幸福的家庭,美好的家园呢?我们应时刻警惕战争,反对战争,盼友善,求安宁,做和平的天使,让世界充满爱,让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祖国繁荣昌盛。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起,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由此可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净化了灵魂,陶冶了品德,升华了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了做人的准则,点燃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只要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学习历史,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竞争能力,就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