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体会

【作者】 徐文娟

【机构】 新疆新源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多媒体不但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而且具有很强的集成性,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信息
【正文】

      《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不但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而且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它可以将大量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料,进行交互和综合处理,使其使用更为方便。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从而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由抽象变为具体,大大增强教学的表现力,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力于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因此,多媒体技术也成了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金钥匙。

  一、由“趣”激“情”

  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幼儿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多媒体的运用更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在浓厚的兴趣引导下去体会、理解知识。例如:在《悯农》这个语言活动中,活动开始,优美的古筝声中,一个老农挥汗锄禾的画面将这个诗歌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理解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还让孩子孩子感受了古诗的韵律美。在优美的flash动画欣赏中,孩子们在聚精会神欣赏的同时,不知不觉地理解了古诗的内容,明白了爱惜粮食的意义,由趣“激”“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由“递”变“导”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运用“传递式”教学方法,而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观念完全变了,孩子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幼儿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上,创设最佳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这些方面,以便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数学《年月日》这一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整个活动只用了一些启发式地引导语,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寻找十二个月的不一样及其规律,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说得多,讨论得多,在探索中了解了大月小月的规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还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教学气愤和谐而又热烈,孩子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由前台“递”转为后台的“导”,多媒体效果是功不可没的。

  三、由“抽象”变“具体”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幼儿掌握,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例如:大班数学“整点半点”一课,其难点是让幼儿掌握时、分针之间的运转特点和相互关系。我运用电脑动态、逼真的模拟,使此部分教学内容跃然于屏幕上,抽象概念形象化,清楚、准确地表现出时、分针的运转情况。通过幼儿电脑显示的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走向,在清晰、动感的画面中帮助幼儿发展规律,理解关系,建立表象,化解难点,使幼儿获得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大班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中,用多媒体技术将食物从口腔到排出的整个消化过程及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部位通过课件形象得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可以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具体可观事物,从而使幼儿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掌握知识打好基础。

  四、由“独享”变“共享”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往往可以成为一个优秀教学活动的主要条件,也往往可以使这一活动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可是制作好课件,往往不是花费一点点地时间,个人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单靠几名教师或几个幼儿园自行制作课件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们经常进行一些诸如此类的可见欣赏活动、课件制作比赛,课件使用交流等,大家一起商量切磋,一起制作,一起研讨使用方法。教师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好的经验,在学习研讨过程中自己的制作技能也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课件制作打下了坚实的经验基础。有好课、有好课件共享成了我们的习惯,大家一起使用、一起修改,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幼儿受益、师幼齐进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将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多媒体之悠悠暗香,终将四溢“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