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生活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源头活水” ——《“红领巾”真好》教学片段品评

【作者】 莫凡霄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小学



【正文】

       师:同学们都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把《“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读了,并且读出来了你们的感情,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味课文,你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然后把你看到告诉你的同桌。

  同学们闭眼想象片刻之后,同桌间便兴致勃勃地交流起来……

  (品评:想象是成就创造的基础。学生足够的感知某种素材之后,就能展开许多相关的想象。当他把一篇课文读出情、读出意之后,老师引导其想象,很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

  师:谁能把闭眼想象时看到的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学生齐唰唰举手)

  生1:我看到了许多小鸟。

  生2:我看到了一群小学生。

  生3:我看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

  师:(老师一边学鸟飞一边问)请谁来说一说小鸟在做什么?

  生1:一群小鸟在飞来飞去。

  生2:小鸟在树林里捉迷藏。

  师:“捉迷藏”让人看到小鸟是多么的快乐。请你说说小鸟是真的会捉迷藏吗?

  生2:小鸟不会真的捉迷藏。我是想起莫老师在上《称赞》这一课时讲到其作者通过想象把小獾当作人来写,它见到小刺猬时,高兴迎上去,送给椅子,不好说话等情景让人感到亲切。所以我也把小鸟想像是人……

  师:能活用学过的知识,你真棒!

  生3:(未等生2坐下就站起来说)小鸟们在认真地给树木检查身体呢!

  生4:(生3话音刚落坐在位子上喊)小鸟在巡逻,守卫树林呢!

  ……

  (品评:想象源之于过去的感知,通过记忆在脑海中留下的画面,然后通过加工,删改表述出来。以上教学环节,老师通过“你看到了什么?”和“小鸟是真的会捉迷藏吗?”两个问题创设情境,盘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自然地把原来的知识经验融入到新的学习之中。从而培养了学生新的思维能力。)

  师:同学们想象得真是太棒了。听了同学们说的话,老师仿佛走进了一片茂密的树林,见到一群群小鸟或是游戏,或是忙碌,它们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快乐!有谁还愿意把自己想象到与同学们分享?老师有个要求,想的时候不要只用脑子想,还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心去感受,课文的画面就会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活起来。(同学们都纷纷举手)

  生1:我仿佛看到一群小鸟一边叽叽喳喳地唱歌,一边跳舞。

  生2:我仿佛听到一棵树在对小鸟说:小鸟,感谢你帮我治了我的病,你到我怀里来休息休息吧……

  师:说得太好了!还有吗?

  生3 :我仿佛看到大树下五颜六色的野花在对着我笑呢。

  生4:我仿佛看到小鸟在闻野花呢!

  生5:我仿佛看见许多小鸟在感谢小学生呢!

  生6:我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小鸟,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品评:在这环节里,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悟,巧妙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化为对文本的理解。课文的插图再次展现在学生的脑汉中,老师通过师生交流和心灵沟通给予学生个性张扬,激发学生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实现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丰富的想象让老师陶醉。我们学习的篇课文既是一首小诗,又是一幅画。下面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你们可以在纸上把你心中的画面简单的画下来,可以给诗配上动作一边演一边读,可以单纯地美美读,还可以按你的理解唱一唱,或是把你读时想象到与同作交流。

  学生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中……

  师:刚才同学们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了课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大家的学习成果,谁先来?

  (老师随即课件显示课文意境动态画面)学生展示、体验。

  (品评: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设计了多重梯度而又能为学生发掘各自潜能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使其充分的展现自我。展示交流时,学生热情的参与把课堂推向高潮。他们有的声情并茂的朗读,有的惟妙惟肖地模仿鸟叫声与动作,有的慢条斯理地解说自己美术作品等。可真味是各具特色呀!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实现了各学科间的整合,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是学生创造性理解课文的具体表现。)

  师:今天,与同学们学习了《“红领巾”真好》这首小诗后,老师也想当一回诗人。(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动情地描述)清晨,林中谁最自由?是淘气的小鸟,咕咕咕,嘟嘟嘟,呼唤朋友,在林间你追我赶,快乐地游戏。随后,老师一边投影出示句式:清晨,林中谁最         ,是  

        的小鸟,     

     ,(填表示鸟叫的词)   。(写小鸟在做什么)

  生:清晨,林中谁最可爱,是漂亮的小鸟,啾啾啾,布谷布谷,一边安慰老树,一边帮他捉虫。

  ……

  师:说得太好了,学有所思,思而记之。写下来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诗。回家,同学们每人写一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

  (品评:模仿是创造的开始,老师用范例启迪,用句式引导,让学生沿着读  

   仿   创的阶梯引导学生进行读说写训练。这个过程是一个从模仿走向创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