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例析高中英语综合技能课的设计思路

【作者】 彭荣华

【机构】 江西省龙南中学

【摘要】本文结合课例分析英语综合技能课的设计思路,旨在提高课堂效率,以期从中得到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教学设计;分析与思考
【正文】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效果,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完成有效阅读,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图片,引出有关绿色食品的话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提升学生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引出讨论的话题“帮助农民说服人们购买绿色食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表示“提出劝告和建议”的句型,帮助农民推销其绿色食品;之后自然过渡到写的环节。同时,在写的教学环节,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两则英语海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则海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海报的体例和语言特点,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则有关绿色食品的海报,达到有效输出语言的目的。最后,教师呈现评价表,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后教师再进行综合评价。

  整节课围绕绿色食品和推销绿色农产品这条线索展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教师在每个环节都设置了任务和活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和活动时同时体验所学语言,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一、教材课例分析  

  主要从教材内容、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方面出发,围绕“本单元内容综合技能课”为主,教师在教授了前两篇阅读文章关于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的贡献、化肥对土地耕种的影响以及开展有机生态耕种的介绍后,要求学生以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为话题,运用所学的表示“提出劝告和建议”的用语编写对话,以及指导学生如何制作英语海报。该堂课由“读、说和写”三部分组成,其中读和说是写的铺垫。要求学生在阅读内容浅显篇幅短小的文章之后,教师补充材料并且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完成对话做好准备。以达到为写作奠定基础的有效写的目的。本节课重点是组织学生用英语说服他人购买农民的绿色农产品。难点是指导学生制作英语海报。结合重难点,完成语言知识目标如重点单词和短语chemical, production,...build up, lead to, focus on, 等。突出语言技能目标教会学生学会用英语提出劝告和建议和学会制作英语海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运用好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目标,让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尊重农民的劳动,并学会辨别有害食品与绿色食品。养成合作探究、同伴互助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利用“说、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说读讨论”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黑板、录音机等手段,指导学生运用“两两活动、小组活动”开展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从而进入写作环节。

  二、教学课例设计思路

  1、新旧内容设计相结合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运用媒体技术,叫学生朗读Using language Reading中的文章重点单词和词组,通过复习单词词组让学生回忆所学“化学耕作还是有机耕作”内容来预测要了解的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差异。之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展示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图片,通过观看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话题——绿色食品,呈现两个问题(1) Which food do you prefer? Why? 2) Which do you think is green food and what will you think of when green food is mentioned? 并让学生回答,进而激活学生有关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背景知识。在完成前面两个步骤后,教师让学生阅读短文。通过阅读该篇短文,让学生基本了解其内容,同时教师点拨阅读技巧与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技巧,领会文章主旨要义和把握文章细节,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通过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1) What does the writer mainly want to tell us? 2)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green foo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3) What is this farmers worry? 让学生明白绿色食品的利弊,并且了解了这位农民为推销其绿色农产品的担忧,从而为学生编写对话作铺垫。

  2、讨论与思维设计相结合 

  进入讨论环节。学生讨论并运用表达意见或观点的短语或句型如Its better to…等提出观点或建议。教师先呈现话题句型进行朗读,然后,让学生围绕“绿色食品”话题,分组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为进入对话环节进行热身,同时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在有效的语言输入之后,开始进行对话训练。在该环节中,活动体现了“学中用,用中学”任务型教学的理念,训练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得体和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也为下一步写作活动作好了准备。

  3、写作与评价设计相结合

  在写作之前,教师展示第一幅英文海报,让学生了解其海报的文章结构、内容包括所推销的食品、推销食品的原因以及推销的口号等,旨在帮助学生对海报有个初步的了解。再展示第二幅英文海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海报在语言上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包括了口号、购买理由以及感受等。同时引导学生比较两则英文海报,为学生找出制作海报的格式范本和需要使用的词句,提供给学生模仿运用,从而为写设计框架。

  在分析两幅海报之后,进入写作过程中。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做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写作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共同探究,分享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呈现评价表,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使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提出问题和发表观点,这不仅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理念,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和建立自信,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会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生根据评价表,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适当地采用评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作品给予准确、简洁的综合评价。

  结束该堂课时,教师的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另外,布置家庭作业以提升课内所学知识和能力,同时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学习获得成就感的欲望,从而达到巩固本堂课的迁移知识和能力提高。

  三、课例设计反思 

  笔者依据课例及教学设计分析,要求在常规教学时间内按计划完成任务,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尽管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听说读写活动彼此配合,前后照应,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了初稿写作,并且观摩了教师的初稿评,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将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二稿修改布置为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实际,需要改进如下步骤:

  1、教学结果显示,该堂课活动频繁,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因此,今后教学中还应继续强化词汇语法基础训练,以确保课内外读写任务的质量。

  2、本节课未能保证写作课内有足够的时间,写作基础语言训练欠到位,建议今后教学中,把说读写有机地融合,做好词汇、句型基础练习,确保学生进行初稿写作、初稿评阅和初稿修改时间,加强课堂上写作过程的有效监督和指导,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情感策略的使用还不是很到位,建议今后教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教育资源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景,让学生融入教学中。

  4、教学结果显示,该堂课教学程序较多,侧重点有所倾斜说读,削弱了写的方面,同时,点拨写作技巧偏弱。因此,今后写作教学中加强读写课的实践活动,确保写作时间,注重写作过程与技巧点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模块4  [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 [Z].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4]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1-4(必修模块) [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