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 雷占福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九年一贯制寄校
【摘要】文章阐述了观察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四种方法,并举事例进行论证。【关键词】学生;观察;策略
观察能力是学生各项能力的前提。观:就是眼看,用视觉接收信息;察:就是审察、体验、脑子想。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比较有系统的、主动力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是人们对外界物体或现象的整体的一种直接反应,它具有整体性、选择性和理解性的特点。鲁迅先生曾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巴金也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所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可见观察是学生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就尤为重要。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时做到“四个结合”,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将得到大力加强,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一、点面结合
学生由于生活面比较狭窄,往往穿梭于家校之间。平时也无暇顾及多彩的社会生活,视点单一,缺乏兴趣的广泛性。为此要指导学生有海纳百川的观察渠道,尽可能培养他们观察兴趣的广泛性和专业性。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家校途中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可以做专项的社会调查,写好观察日记。这样获得广泛的信息,写作时才会文如泉涌。
指导学生观察不仅要让学生观察面广,对三教九流都要有一定见识外,还要仔细观察某些重“点”。如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因为学校和家庭毕竟是学生活动的两个主要场所,在某一个具体的点上也要体现小范围的“点面结合”。这时的“点”是指主体,而“面”即指背景。缺少背景的观察不能体现观察物的个性;缺少主体的观察不能深入体现观察对象的内涵。有点有面,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表现人和物。如指导学生观察农贸市场就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观察市场的概貌,又要定点观察市场上某一特定摊位的表现,这样才能表现市场的繁荣景象。
二、时空结合
观察物的生长、景的变迁、人的变化,就要注意时空结合。同一个观察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分阶段地观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事物的全貌以至其本质特征,否则就不全面,甚而不真实。同样一盆花在室内、室外表现不同,在早晚表现不同;同样一个人在高兴时、忧郁时表现也不同;同一种精神状态在群居和独处表现又不同。正是由于万事万物的多端变化,要求观察时不能局囿于狭窄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内。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两次出场的外貌、行动、语言的细微变化,就把人物的灵魂清晰展示在读者面前,显示了文学大家深邃敏捷的观察力。在观察中只有随时注意“横看成岭侧成峰”,写作时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出现。
三、动静结合
要想把人或物写得生动感人,在观察时就要注意动静结合,这样才不致于把对象写得毫无生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所刻画的既有“枯藤、老树、小桥、人家、古道”等静景,又有“昏鸦、流水、西风、瘦马”等动景,两相结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悲怆的游子羁旅画面,作者正是在如此景物渲染的背景下,才道出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千古绝唱。有位学生在观察父母听到自己考试考砸时的表现,就采用了动静结合,写得很生动:
“母亲仍蹲在门槛上,只是停下了手中的活,先前灵动的竹篾突然死蛇般躺在她的脚下。我心一激棱,担心母亲会大发雷霆。可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悄悄往屋里挪了挪。母亲的双眼直盯着手中的篾刀,夕阳照在母亲的额际,在地上留下一幅棱角分明的剪影。突然,母亲疯般挥动双手,竹篾硬生生从她的手心拉过,瞬间又归于寂静,我的心一阵抽搐。母亲慢慢抬起头,浑浊的双眼涌动着泪花,直勾勾地看着我,眼泪夹杂着颤抖的话音,滴到了我的心里:‘进去吧……’”
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动静结合,把母亲复杂的内心世界淋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仅仅只是写母亲听后的一系列动作远不如现在这般感人。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指的这种意境。
四、表里结合
这里所说的“表里结合”是特指观察要与思考紧密相联,因为观察是多种因素参与的活动。没有观察,思考则无基础;没有思考,观察所得到的信息难以发挥作用,在写作时头脑仍是一片空白。在观察中勤思考,才会触发起写作者的想象与联想。茅盾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观察的范围愈广阔,想象力就愈加丰富。”指导学生观察时,就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其内部规律,把握事物的个性特征。正如巴甫洛夫所指出的“在研究、实验和观察的时候,要力求不停留在事实的表面上。”只有这样周密的观察,获得大量精确、系统的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才能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达尔文航海考察五年,又经过长期理论分析,才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写作中那种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就是在观察时经过理性分析而融诸笔端的产物。
总之,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是写作的起步,要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做好以上“四结合”,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能大大加强,进而带来的良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