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幼儿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作者】 龚 瑞
【机构】 新疆哈密市爱国北路31号院实验幼儿园(原三托)
【摘要】年幼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及时而适当的科学启蒙,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地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同时,注重幼儿个体差异,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个体差异
随着人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的职责正在发生着变化,“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培养现代人的要求。幼儿年龄小,天真烂漫,思维定势少,没有陈规旧律,时常产生引人发笑的妙想和出乎意料的做法,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如果能将其引导、发展、延伸,会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幼儿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
一、改变教学方法,鼓励主动探索
经验告诉我们,传统的教学,单调的说教形式,阻碍了幼儿创造思维的开发。教师只有确立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鼓励孩子的创新,通过自主操作让他们多思考,使他们的思维自由驰骋。如:我在“有趣的指纹”的常识活动中,最初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操作了解指纹的特点和作用。然而,活动刚开了头,孩子们都用手指蘸起印泥印起来。我灵机一动,调整了目标,鼓励幼儿尽情大胆印画,并巧妙的引导幼儿在尽情的游戏中思考指纹的特点和作用,既完成了既定目标,又让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创新的乐趣。孩子们兴趣高涨,有的印出了“向日葵”,有的印出了“太阳”,有的印出了“梅花”……活跃的课堂气氛,巧妙的引导,激活了幼儿灵活而独特的思维。我们要“创造出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二、保护求异思维,激发创新精神
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丰富,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一些教师往往产生错觉,并会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幼儿的创新思维萌芽。记得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位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画,画好了一个人的脸谱后,就把整个脸涂上了绿色,教师马上责问;“你见过谁的脸是绿色的?没看见老师涂的是红色的吗?”幼儿惊慌地说:“我妈妈一生气,脸就发青。”看着教师严肃的脸,幼儿不知所措。教师的粗暴否定,非但剥夺了幼儿探索的乐趣和情感体验,也会使他变得谨小慎微,疏于尝试,以至性格闭锁,泯灭童真。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创造的火花容易闪现,也容易消失。对于幼儿新颖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认识和活动,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给予保护,热心扶植。
三、启发大胆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他被捆住了手脚,失却了心灵的自由,那么他就没有创造性的才能可言。幼儿最喜欢想象,一会儿想象自己是警察,一会儿想象是司机,还有超人、比卡丘等等。教师把一滴墨水滴到纸上,成人的回答不外乎就是一滴墨水,而孩子们的回答则五花八门:太阳、月饼、花朵、鸡蛋、皮球……等等。新颖、独创、奇特是创造性想象的本质特征,没有胡思乱想,就没有创造性的成就出现。
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幻想,它是指向于未来活动的。我们要鼓励幼儿幻想。一个人只有敢于幻想,才能超越,才能创新,才能摆脱平庸。人类就是因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世间无数发明创造,都是有了人们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科学家牛顿,由苹果落下砸在头上,引发好奇与思考,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由壶盖在水开时被冲得“咔咔”直响而好奇,遂发明了蒸汽机,导致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懒于幻想的人必定是目光短浅、缺乏创造精神的人。因此,教师和父母要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四、乐于动手实践,体验创造乐趣
要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现代心理学证明,手的动作对于发展思维起着积极的参与作用,是激发创新能力的一种强有力的刺激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绘画、表演、手工制作、观察自然、环境等手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孩子们喜欢玩的积木、沙子、水具、图片等,可以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结构组合能力、观察力。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等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和不断探索的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乐于动手实践。“曹冲秤象”、“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是赞扬了儿童的创新精神,敢于使用创新性的思维方法解决一般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实践里幼儿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时代在召唤那些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幼儿是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幼教工作者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把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游戏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实施创新教育,为幼儿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