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习惯决定终生

【作者】 岳 玲

【机构】 新疆沙湾县第三小学

【摘要】知识源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就是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所体现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从周围所熟知的实物具体形象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带给我们的乐趣。
【关键词】倾听与预习;拓展与互进;联系与应用;整理与构建
【正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变革,在教学中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又将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大的进步和提升呢?我想,习惯将决定终生!

  首先,培养专心倾听和预习文本的习惯

  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毋庸置疑。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和配合,深入思索,由此转至专心倾听,这是促使学生循序渐进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对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就低年级学生而言,坐不住、自制力差、精力不集中等特点,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乏味的单纯运算变得趣味横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接受。当然,要做到这样,教师自身要有饱满的精力,生动有趣的语言,清晰明朗的思路,使课堂其乐融融,使学生心悦诚服。一般而言,学生较关注教师的言行,对他人的言论不太在意,并且容易受到干扰,更谈不上专心。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小老师的方式,对他人给予评价。如:你认为同学说得好处是什么?不足在哪里?你的建议是什么等等。这一环节往往使学生主动坚持专心倾听,积极补充并发言,在此基础上,学生能更准确更牢固地掌握课堂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语言语言和综合表达能力也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课本是学生提前获知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引导学生预习课本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从预习教材中学会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效的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好的方法,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预习时审题不清,看例题时分析不透彻,概括题意不得要领,导致不能准确有效地完成预知的目的。如:在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标出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的问题多数同学有遗漏,这就表明其审题不清,预习中就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掌握好的方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文本的习惯尤为重要。

  其次,培养思维拓展和交流互进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他们乐思、勤思、善思,逐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反应更加敏锐。

  学生的思维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课堂上容易随波逐流,认为别人说的都是对的,不去怀疑也不做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思考的机会,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指名汇报时,要因人而异。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可以让思维敏捷者多发言,鼓励他们勤于思考,使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对于显而易见的问题,将机会让给反应稍慢者来回答,借此鼓励,让他们明白自己能行,激发他们动脑参与的兴趣。学生的潜能无限,只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就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互助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在思维拓展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如:在《统计》教学中,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水果视频,让学生统计在视频中有几个苹果、几个李子、几根香蕉,几个梨子。一遍过后,很多同学表示没看清。我默不作声地再次播放,学生还是没能记录清楚。然后我问:为什么重复两次都记不下来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又快又准确地记录呢?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选择了互助合作,明确分工,结果,各小组很快便给出了统计结果。就这样,让学生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从而使互助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再者,培养联系生活和实际应用的习惯

  知识源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就是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所体现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从周围所熟知的实物具体形象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带给我们的乐趣。如:在《观察物体》教学中,在讲到镜面对称时,让每位同学带一面镜子,这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位置的变化,学生通过实践和交流准确得出结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因此,结合生活中的实物,会更直观地让学生从中获得所需要的。

  第四,培养归纳整理、构建结构的习惯

  学习数学,就要一个不断归纳整理,逐步形成具有自身意识形态知识结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构建合理的、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学会综合推理、举一反三的思想方法,为创新奠定基础。如:在教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猜我的年龄,学生便瞬间活跃了起来。然后出示一幅有规律排列的图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在兴趣的带动下,他们准确猜出了我的年龄。同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也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虽然习惯的养成并非朝夕所能成,但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接收新鲜事物。因此,只要教师适得其法,训练得当,就可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加速形成,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