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跆拳道训练中对青少年意志的培养

【作者】 肖 健

【机构】 安徽省铜陵市体育局青少年业余体校

【摘要】跆拳道精神的“礼仪廉耻、克已忍耐、百折不屈”,充分体现了其训练的精髓是对训练意志的培养,跆拳道是一种对抗性极强的运动项,运动员意志品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竟技的结果,运动员意志的训练已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科学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意志训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跆拳道精神“礼仪廉耻、克已忍耐、百折不屈”充分体现了其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对训练者意志的培养,意志是跆拳道训练和比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跆拳道;教育教学;青少年;意志;品质;训练;培养
【正文】

      跆拳道运动员首要的心理素质,意志力的培养对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是在高度紧张和竞争激烈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比赛过程中心理活动与生理机能活动变化大,运动较激烈,机体要忍受生理和心理的极度紧张,在比赛中也可能遇到裁判员的漏判、误判和观众的呐喊、比赛的胜负不定,顺利与困难迅速的转化,所有的一切复杂的现实与运动员对比赛的认识、表现的水平及当时的生理、心理状态交织在一起的。这就要求运动员在鲜明强烈、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的情感体验中形成和具备情感状态的高度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和始终积极的情感状态,而对这些内外困难,运动员不仅要有充沛的体力、娴熟的技术和灵活的多变的战术配合,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意志。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又常被称为意志力,是人自觉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不仅通过人的行动表现出来,而且对人的行动又具有调节控制作用,是人行动的一种心理力量。意志具体表现为自觉性、主动性、勇敢性、顽强性、果断性、自制力等,它与运动员良好的动机水平和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跆拳道运动员应具有的意志品质

  1、自制力。自制力,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为的意志品质称之为自制,跆拳道精神中的“克已“要求其训练者能够完全自觉、灵活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己的心境,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制力是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排除干扰的重要品质。由于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情绪体验较为深刻,自制力便显得特别重要;比赛时,运动员会随着对手技术动作不同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用较强的自制力来调节、控制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2、顽强性。顽强性指一个人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精神。跆拳道精神中的“百折不屈“体现了在跆拳道训练及激烈的竞赛中要求练习者要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夺取比赛的胜利和信心。特别是在困境中(如比分相持、落后、体力不佳等)顽强的战斗意志显得更为重要。顽强性与一个人的动机和奋斗目标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对自己确定的目标意义及其社会价值认识得越深刻,他在困境中的顽强性就表现得越突出。

  3、果断性。果断性指善于在困难中辨别事物的真伪,迅速做出决定和积极采取行动的意志品质。跆拳道运动员的果断性与判断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运动员在赛场上能否根据比赛形势和主客观情况需要,迅速作出决定,并毫不犹豫地执行决定,是取决比赛胜利的关键。果断性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战术意识和准确的瞬间判断能力基础上,当事情已经面临紧要关头,要求运动员能排除疑惑,以毫不犹豫、毫不动摇的精神,迅速做出决定;如果时间允许运动员能深谋远虑,从容地做出决定,使采取的决定更趋向完美和切合实际,果断决不是草率、鲁莽。

  4、自主性。自主性指运动员独立作战和工作的能力。跆拳道比赛是个单独作战,所以,自主性特别重要[1]。比赛中所出现的一切变化,都只能靠运动员根据临场情况,独思考,做出判断,加以解决。因而就特别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

  5、主动性。主动性是指运动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训练和比赛,而且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开动脑筋想办法完成任务,并渴望成功。此外,勇敢性、自信心、坚定性等也是跆拳运动员必备的品质。

  以上是跆拳道运动员应具有的意志品质,这些品质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在跆拳道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跆拳道运动员意志品质培养的方法

  1、提高运动员对目标和任务的认识,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作为三大心理过程之一的认识与意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意志的基础和前提,是意志行动达到最终目标的根本保证。一个人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意义,才能坚定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在困难、挫折出现时就会毫不畏惧,勇往直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主要由其心理状态所决定的,而其程度取决于运动员对参加训练的目的明确,在心理上产生了克服困难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越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就越强。所表现出来的意志行动也就越强。明确的目的、正确而远大的动机,往往能够增强一个人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能够推动他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去战胜困难。

  2、逐步加大困难的意志训练,要采取逐步磨炼运动员的意志

  进行克服困难的意志训练,要采取逐步加大困难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设置困难条件,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不能认为只有巨大困难面前失去信心和斗志。克服困难的意志训练要使训练过程与有目的培养运动员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按照心理学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合理设置复杂程度不同的困难,让运动员在克服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一般来说,困难的设置中使运动员在训练中做出适当的意志努力,才用分析、对比的方法,逐步加大困难条件,让运动员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针对跆拳道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由开始的单个动作,步法训练过度到复杂技术的组合,对动作力度和速度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在掌握技术动作后,训练可以不断提高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不断地挑战极限负荷也可以让运动员在恶劣的气候或条件下坚持进行训练,这不仅能更好地巩固和提高体育技术和运动水平,而且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坚忍不拔、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由技术动作到技术战术的组合再到比赛场上自由应用的训练过程,就是培养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过程。针对性模拟战,模拟比分落后或领先时,或在关键时刻的比赛,检验运动员的果敢性,自控力等,模拟在外界环境剌激或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模拟比赛都是培养运动员坚强意志的好方法。

  3、加强对运动员严格要求

  在跆拳道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于动员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是顺利完成跆拳道训练的重要条件,也是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特征。教练员假如在训练当中放松对运动员的要求,往往会导致他们形成不良的训练作风。其表现为:不能抗拒诱惑或干扰,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违反纪律;运动员就会出现不在焉或无彩打采地练习,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极其有害的,有时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因此,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对运动员严格要求,要求一切行动听教练指挥,精力充沛,避免萎靡不振、松懈无力的行动,逐渐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在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主动性和自制力

  意志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积极主动性和自制力,主动性表现在运动员处于各种困难条件下,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自制力表现在行动中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运动员必须积极开动脑筋,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才能在紧张复杂的训练和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主动性和自制力的培养首先要让他们明确训练的目的任务和意义,目的明确可以激发他们在训练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表象出坚强的意志;其次,动员要了解意志培养的原则及方法,学会对自己的意志品质时进行分析,结合训练实际又针对性进行磨练,努力克服自己意志品质薄弱的方面。在训练中,教练员首先要使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技术和战术训练水平,并经常吸收他们对比赛的形势进行分析和处理,必要时可要求他们独立地制订比赛计划,还要经常鼓励那些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得主动的运动员。

  5、针对个性特点采取具体措施

  针对意志类型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方法,对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不注意听教练指导,并且不按要求去做动作的运动员,要教育他们自觉地尊重教练,多采用得问的方法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训练积极性不高,身体疲劳,训练能力下降的运动员,一般多采取停止动作学习,安排其他方面内容的活动,提高素质能力水平,要注意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微小进步,不断鼓励和加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精神振奋;对缺乏自信心,萎靡不振和自卑感强的运动员,应采用正面诱导法,充分调动其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对软弱和胆怯的运动员,应着重对胆量、勇气的培养;对缺乏毅力、缺乏恒心的运动员,应着重激发其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

  总之,意志训练是跆拳道心理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比赛胜负的重要条件,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不坚强,得不到提高,即使技术再优秀也很难取胜。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不是孤立的,教练员要善于把运动员的意志训练始终如一地贯穿于训练、比赛的整个过程之中采取各种训练方法,来引导及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