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初探
【作者】 颜丙勤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鲍村小学
【摘要】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培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赏识教学法,欣赏学生的作文,诱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学会观察生活,让学生“胸中有丘壑”;还要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教给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关键词】赏识教学;观察生活;阅读方法;成功激励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强劲内动力。的确,教学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写作兴趣,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写作素材,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一、教师要改变作文的评价观,进行赏识教学
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调查研究表明,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尊重不够、理解不透的倾向。
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我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
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尊重不够。学生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为幼稚、琐碎、不典型。这样一来,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怀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价值,不敢写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好撇开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而编造生活,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其次,不求全责备。在作文评改时,我们喜欢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有一点毛病就意味着作文的失败。事实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使是经典之作也是如此。对于学生作文的评改,当然应该指出问题所在,并在指出问题之后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应是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第三,要学会欣赏。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即使学生写出了在教师看来是“优秀”的作文,教师给予的往往是“表扬”而不是欣赏。表扬是馈赠,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欣赏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们”的情感共鸣;表扬诉诸价值判断,而欣赏诉诸审美价值。欣赏更易于通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乐。因而,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闪光点,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对学生作文发自内心的欣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态度和精神生活。
二、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学会观察生活,引来源头活水
写作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古人提倡“多读多写”。多读,确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写作角度来说,阅读起着积累知识,摄取材料,提高修养,借鉴技法等作用。可以说,一个不爱阅读的人,是难以提高写作能力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汲取丰富的课外知识,有着良好阅读基础的同学,写作时思维的闸门才会大开,文思也才会泉涌而出。另外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读书报告会、影评会、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定期地走出校门,搞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开展为社会服务活动。如帮街道出黑板报、写倡议书、广播稿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各人收集的材料及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大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并写出生活气息浓厚的佳作来。
三、引导学生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做好阅读指导工作,要帮助学生选择阅读的书目,让学生有好书读,读好书,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四、赏识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学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绝对一无是处。教师的评判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点滴的成功,会使学生激起喜悦的心情,这样就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果在作文训练中学生总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感,就会焦虑、自卑,因而失去学习作文的兴趣。教师应该沉到作文中去,从粗石中挑出白玉,挑出学生的自信心,挑出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补齐不足,发挥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