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上好室内体育课

【作者】 腊 辉

【机构】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第十五小学



【正文】

      体育课分为实践课与理论课,而绝大多数学生更喜欢上室外的实践课,所以体育理论课大多数都放在了下雨天。即便这样的室内体育课少之又少,也还是不受学生欢迎。我认真分析了一下原因,认为学生不喜欢理论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备学生,没有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讲授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的生活和学习。

  2.教师没有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照本宣科,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教学方法死板,使课堂失去活力。

  3.教师对体育理论课的意义理解不深,缺少体育理论课知识的研究,导致课堂教学随意,缺乏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设计。

  4.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就应该在外面,理论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意义,导致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那么,如何上好室内体育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其生理与心理上都很幼稚,很容易依赖人、亲近人。教师的教学语言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不断地努力;语言要亲切、有激情,有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语言幽默、能力全面的体育教师。

  二、结合生活实际,发挥学生主体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些常识不清楚,甚至有些看法和做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锻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体育常识与健康常识的教学,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比如:在课堂上询问“如果你在运动中扭伤了踝关节你应怎样立即处理? ”,在他锻炼过程中有可能实遇到这样的事故,因此学生也非常有兴趣听你的讲解。

  例如,我在健康常识《肥胖与瘦弱》中这样设计:

  1.做一做:带领大家做两个游戏。游戏一是负重下蹲,游戏二是轻装下蹲。在体会了两 个游戏后,我立刻质疑:经过了两个游戏后,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由于学生都参与了游戏,自然有最深刻的感受:负重运动太辛苦,都是沙袋惹的祸。

  2.想一想:提出假设——如果把这个十斤沙袋变成了十斤的肉长在我们的身上,会产生什么影响?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后,教师质疑:如果体重增加后,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吗?对身体有危害吗?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吗?并指导小组讨论与交流。

  3.辩一辩:肥胖可以通过负重来体验,可是瘦弱却无法体验。所以请大家展开辩论:“过于肥胖是不健康的,但是瘦弱是健康的”这句话是否正确。经过激烈的辩论后,教师小结:瘦弱也是不健康的。

  4.结一结:在得出两个结论后,我请学生为有这样苦恼的同学找原因,想建议。在小组的交流中,我将肥胖造成原因归为三类:(1)遗传:父母一方肥胖,其子女发胖率为40%;父母双放肥胖其子女发胖率为70%(2)摄入的热量太多,脂肪大量堆积。(3)缺乏体育锻炼。将瘦弱造成原因也归为三类:(1)患有慢性疾病。如贫血、寄生虫。(2)不良饮食习惯:厌食、偏食等。(3)缺乏体育锻炼。同时也将大家的建议归为:(1)改善饮食结构,膳食均衡。(2)加强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5.拓一拓:根据大家的建议,请你制订适合自己的“健康成长计划”。并给学生三点选择:(1)从饮食中思考;(2)从体育锻炼思考;(3)从你感兴趣的角度思考。请学生任选一点制订,并将制订计划用卡片的形式展现。这是一个延伸环节,是让大家感受生活时去展望未来。树立健康和体育的终身意识。

  这样的课,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同时又学以致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运用直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在传统上以挂图为主,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可充分运用,提高学生视听感受,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以前江苏省老版教材《气体交换站》,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教材中第一个知识点就是呼吸系统。通过多媒体演示人体吸气(绿色表示)过程,从气体进入鼻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慢慢进入肺,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来,给学生非常强烈的印象,使学生一目了然,绝不会出现器官顺序混乱等现象。同样,人体呼气(黄色表示)的过程通过演示,也一目了然。

  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教材中的艺术魅力,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多媒体的制作知识和运用能力,多媒体教学教学对学生呈现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学课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这样的课堂学生会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四、结合重大赛事,拓展学生视野

  每年国内外都有很多的体育大事,教师应该具有敏感的分析能力,从这些体育大事中抓住其中隐含的体育知识,加以引导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躁,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躁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博精神。比如:从NBA的篮球赛事,组织同学们观看比赛,进行篮球的相关知识的教学。又如: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奥运会的有关知识、了解申办的过程。

  五、讲讲体育故事,培养学生能力

  故事往往有它独特的功效。一则好故事听来不仅引人入胜,而且耐人寻味。所以,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或者直接下载共享的体育网络资源,利用善于演讲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体育人物、历史方面的知识。或者在课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己组织材料,轮流在课堂中讲演,以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如“篮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六.结合室外项目,做到学有所用

  很多学生希望对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这些运动项目成为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

  如: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项目,以及一些体操项目等。

  总之,室内体育课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一大部分,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体育课的常规、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的一般知识、时事体育新闻、了解我国体育的发展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课上有些知识会是孩子们终生受益。所以,我们每位体育老师要从自己的认识开始改变,上好每一节体育室内课,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