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多管齐下,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训练的有效性
【作者】 黄 雪
【机构】 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老鹰山镇老鹰山中学
【摘要】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训练,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听力培养。本文,就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的一些具体做法重点就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是课余时间的无意学习;二是课堂教学的有意学习;三是活动过程中的情境学习;四是技巧训练。并因此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有效性
近几年来,加强学生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逐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对话的涵义;能听懂日常情景对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清事件因果关系;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记忆。由此带来了教学的行为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语言教学加强实际应用,已越来越成为全体英语教师的共识。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学生对笔试得心应手,对听力考试却望而生畏。为什么听力理解如此困难?障碍何在?如何克服?笔者拟就此略陈管见。
一、利用边角时间,在“无意学习”中提高听力
听是人们在交际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听是形成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语言教育的工作者都知道,语言教学应由听着手,而听,需要有一个语言环境。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自然也要有一个英语会话的语言环境。如果只在课内45分钟的语言环境内学习,是不够的,会有不少学生听不清、听不懂,因此,需要学生利用平时琐碎的时间,自觉增设语言环境。
无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创新型学习。要开发学生的无意学习资源,充分重视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动力功能,把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听力训练也可运用无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
1.利用早上20分钟。听,有个好处,就是能一边干其它的事,一边听。如果学生能充分利用每天早晨的时间,一起床就打开录音机,然后一边听,一边穿衣、刷牙、洗脸和吃饭。无意识地听,无意识的接受语言信息,既不限制哪个单元、哪篇文章、哪段对话,也不要求听清听懂,更不要求跟读或跟背。这样的听,在平时生活中创造了额外的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触英文环境、接受英语知识。学生听得很轻松,很自由,没有任何负担,极大多数都很乐意天天听。久而久之,学生养成这种听的习惯,听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的提高。平时听的多了,所听的内容就很自然地能随着教学录音的播放脱口而出,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大大地缩短教师的授课时间。如:初二(下)的第98课,只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听多了,学生的语音、语调就自然而然地靠近录音的朗读效果。
2.利用中午用餐20分钟。在中午学生用餐时,我经常选一些英语小故事,如让学生听听《如此故事》(WHATA STORY)这一类的成品录音磁带。它的好处是在录制故事时,有意地安排了几个的插话、提问,以中断叙述人的讲述,进行一些意见交流,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景之中。有时也选一些介绍英美国家的地理、风土人情方面的报告,既提高学生听的兴趣,又增加一些知识,扩大学生的见闻。
这种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语言知识的学习方法能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且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强化课堂教学的听力训练,在“有意学习”中提高听力
英语语言听觉能力主要指辨别英语音素、辨认理解英语词义的能力,它与英语的语言基础直接相关,是听力的基础。主要表现在辨音听力训练、数字听力训练、句子结构训练和句子听写等。因此听力训练宜与口语训练同步进行,听中有说,听说结合。同时,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应组织利用各种非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在课内与课外鼓励学生多听英语,多说英语,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提供更多的听说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听觉感知能力。
1、教材重组。我在运用统编新教材的同时,也吸收统编老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和牛津教材中合适的材料,我还找来课内课外的声像资料作为补充教材,丰富了听力训练的内容,加大了训练量,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熟悉了听力训练的各种模式。
2、变换过程。通常听力训练的流程大致是按给语境——识单词——学课文——回答提问进行的。这种流程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较为适用,但基础较好的学生也许“吃不饱”。对于有一定词汇量的学生,我往往改变听力训练的流程,由集中学单词——拓展词汇——听问题——听课文——回答问题。流程交换,交叉运用,教法灵活,形式变化,提高密度,扩大容量,词汇丰富听力提高。特别是带着问题听课文,运用“有意注意”的原理,提高听力效率,给基础好的同学也留有了发展的空间。
3、“说”“读”促进。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阅读时增加了词汇量,懂得了语法,当然为听力提高创造了前提;“说”与“听”本是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不可或缺的二个环节,“说”是信息的输出,“听”是语言信息的接收。对话双方的交流又往往具有特定的语境或专题,容易找到自己的语感,“说”与“听”两者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口语训练,“英语角”活动,既是“说”的训练,同时也是“听”的提高。
4、适度紧张。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多思。适当“加负”,只要合“度”,有利于学业成长。听力训练时,时而增加密度,时而增加容量,时而提高难度,时而缩短时间,时而改变节奏等等,都是提高听力的有效方法。当然对于难度较大的材料,可以抓住关键预设问题,从而减小坡度,使问题迎刃而解。
5、材料复述。逐句复述听力材料的内容,既可检验听力的水平,又可训练良好的记忆,有利于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把握,提高听力的效果。
三、组织英语活动,在“情境学习”中提高听力
主要有以下几项手段:
1.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Free Talk,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开始阶段由教师组织,以学生熟悉的人、事、物为主线,结合当天课文内容,规定多个话题,并由教师提供必要的句型和用语,使学生想说,能说,并且有话可说。
由教师给出单词。
teach oneself, fall off, clever, photo, swim, could.
学生对单词进行适当的组合,连成短句。
Tom: Here are photos of sister, Kate. She could swim when she was ten years old. She taught herself. How clever she is!
根据短句给出问题,由其他同学回答。
Ⅰ. Whose photos are they?
SS: They are Tom’s sister.
Ⅱ. What could she do when she was ten years old?
SS: Swim.
Ⅲ. Who taught her?
SS: She taught herself.
Ⅳ. Is she a clever girl?
SS: Yes. She is. (Lesson 81, Students’ Book Two)
经过长时间的组织交流和有主题的活动,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并积累一定表达法之后,任其自由组合进行Free Talk,达成英语交际目的。
2.听说结合,提高听力训练与说话训练的协同效应。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学生一片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表演正是集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于一体,它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旧模式。我在教学中,经常请几人一组运用所学的知识表演,成效较大。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有很好的语音知识,要能辨别句子的连续、节奏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并且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听和说相辅相成,听说并进,持之以恒,保质保量,才能打好听能基础。
如初一时,教学句型Are you __?Yes, I am.(No, I'm not, I am __.)时我设计了一个猜人游戏,请一位学生拿针管扮演Nurse,一位学生头上扎头巾扮演Peasant.还有分别扮演Worker、Teacher等等。然后蒙住一位学生的眼睛让他用Are you __?的句型提问,扮演者可根据问题进行Yes,I am或No,I'm not.I am __ .的回答。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的兴趣相当高,而且争着练,练的面很广。
在介绍“打电话”这一课时,我将电话机搬入课堂,在学生进行模拟打电话的过程中,我介绍怎样开始打电话,怎样拨电话号码,怎样使用电话常用语,以及怎样结束打电话等。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犹如置身于一个充满英语的国度里,他们在感受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训练了听、说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的这种游戏方式,达到了人人能说的目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听、说能力。
另外,我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学生A拿几样实物,或在卡片上写各种食物、水果、文具的名称。组织学生对话:
A:what do you want?
B: I’ d like to have some meat, sugar,and a har of chocolate,please.
A:(选出正确的卡片)Here you are.
B: Thank you.
这个游戏是半真实的语言情景。学生在听和说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3. 设计游戏,提高学生听力训练的兴趣和效果。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听力,帮助记忆单词、句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PollySays”这一游戏。在“Stand up,Sit down”的句型中就安排了这种游戏来训练听力,掌握祈使句,一些表示动作的短语也都可这么进行。例如:教师发令让同学做动作。每组找一个人到前面来,看谁听力好,做得快。如:“Open the doorI”并请一同学记下第一个做出正确动作同学的名字和次数,次数最多者为胜。
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上述游戏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半真半实的语言环境里进行交际活动。因要使学生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成为他们技能的积极的组成部分,需要进行这种交际性的运用。否则就无法在教室外使用它们。
英语学习,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让学生课外有机会多接触,多使用英语。所谓多接触,多使用,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周围的条件,在课外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进行各种有趣的口语练习。使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行了知识的复习,并扩大了视野。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兴趣。”因此,我们应在课外进行英语游戏。例如;为进行听说等方面的训练,我们可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方法是;一朵纸花,一个盒子,盒子中盛有纸条,纸条上写着要求,如:“How manydays are there in a week?”“What's nine and nine?“”Make five sentence with like…”,等等。参加者在鼓声停止时,谁执花谁就从盒子中抽出一纸条,按纸条上的要求回答问题。
四、教给学生一定的听力技巧,在“科学学习”中提高听力
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利用对语境的理解去克服生词障碍,同时要求学生忘掉母语,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即语音入耳后,脑中立即呈现人物、事物、事件的具体形象、具体语境来。具体操作方法有:
①根据标题进行预测。要求学生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猜测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然后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猜测内容。所猜的答案愈是不一样,学生就愈有好奇心去听,以便证实他们各自的猜测。
②根据所提供材料后的练习进行猜测。在对标题进行猜测后,通过快速浏览材料后的练习,让学生从中掌握一些有关听力材料的线索,然后学生对猜测所获得线索进行综合,使他们对将要听的部分内容未听先知,请看以下选项:
A: Dolphin can play basketball.
B: Dolphin can make basketball.
C: Dolphin can buy basketball.
③听短文,力图听完完整的篇段。在听短文的过程中,切忌听单个词或单个句子后急于下笔,因为有些文章的主题或主要线索在结尾处。
Jack: Sam and Lilei, I bought myself a basketball yesterday. I like it very much.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I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you now. But I can’t.
Sam and Lilei: Why not?
Jack: Because I have to look after my little brother.
Question: What does Jack have to do now?
(look after his little brother.)
④作简要记录。
要求学生边听讲边作必要的记录:尤其是数字、人名和比较词。
I’m sixteen. My birthday is on the twenty-second of May. My friend Lilei was born on the same day as me.
Question: How old is Lilei now.
⑤抓住关键词。
根据说话人所谈的内容,抓住关键词,推断日常交际中隐含的场所、身份。
M: I want some medicine for my cow.
W: How is your cow?
根据关键词medicine和cow可以推断说话人的身份:
The man is a farmer, and the woman is a chemistry.
场所是药店。
听力理解是一种由多项能力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由辨音能力,确定背景、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认定各信息之间语法和逻辑关系的能力,概括、归纳、综合分析能力构成。必须靠自身努力和后天环境的培养才能够获得,客观的英语环境、有组织的听说训练、语感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运用,都对英语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听力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十分注意这多种方法的协同效应,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
1.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首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来识记。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的听的习惯。学生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听力内容不难但做起题目来没把握。问题就出在听力解题技巧不够或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第一,教会学生听前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消息。第二,专心致志,抓住要点,联系前后内容。在听的时候,不管是听几遍,都不可掉以轻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体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要点,不要强求听清每一单词。可根据预览效果以及听到内容来捕捉正确答案的有关信息。第三,眼耳并用,动笔记录。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分。
3.重视日常教学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是加上必要的手势、表情、简笔画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想办法去听懂老师的话;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录音带、同步听力练习册及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要坚持随教学进行训练。
4.做好反馈纠正工作。学生听一简单内容问题不会很大,但对一些较灵活的、容易出错的题目我想老师应重听,也可让学生多听几遍,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切实做好听后纠正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听力。
总而言之,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不是单项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作前提,辅以听力技巧、技能及丰富的背景知识,再依赖判断理解过程,才能有效的完成听力理解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广英;如何进行英语听力训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全顺芳;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听力[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杨照,翟丽娜;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J];天津教育;200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