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的情境构建

【作者】 高 岩

【机构】 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喀拉布拉镇中学

【摘要】音乐教学是传播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应该从小抓起,因此,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下文中作者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小学音乐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构建
【正文】

      虽然音乐优雅唯美,但是音乐教学却是非常艰辛的过程,尤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因为面向的是年龄相对较小的小学生,他们不仅思维能力有限,而且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所以教学的难度更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配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营造出相应的氛围以及状态,让学生好像置身于音乐营造的世界中一样,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成功的构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能够将学生快速代入音乐意境,让他们接受音乐的洗礼,从而准确把握音乐的灵魂。 

  一、情境构建应源于生活 

  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出所有艺术形式的原型,音乐当然也不可能例外。基于这种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时,必须联系实际生活,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的影子,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作为构建情境的素材。由于大部分小学生的感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也还没有建立起对音乐的深刻认知,所以,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以及感受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表层。如果小学音乐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那么就自然会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熟悉感,从而降低他们由于对音乐的陌生感而产生的抵触心理。构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其做了一个漂亮的开场,为后续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其次,构建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进而提升他们对音乐的专注力;最后,构建这样的情境不但能够让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能让他们把音乐和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二、情境构建应以学生为本 

  小学音乐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的时候,必须事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以及当前的学习特点,从而构建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保持他们的内在学习推动力。如果教师构建的情境过于简单,那么就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带来的成就感;如果教师构建的情境过于复杂,那么就极易让学生感受到挫败感。因此,音乐教师构建的情境不管是太简单还是太复杂,都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也许还会让学生排斥音乐课。教师如果想要顺利的开展情境教学,就必须准确的找出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能力区域以及高其一层的发展区。音乐教师只有构建出符合学生真实能力与水平的教学情境,才能提升学生探索音乐世界的能力以及智慧。这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音乐课本中隐含的丰富知识,总结之后得出新的认知,并将这些新认知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音乐素养。 

  三、情境构建应基于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佳的学习推手,对于所有学习来说都是这样的,音乐当然也是一样。不过,过去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少音乐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单纯以枯燥的课本知识作为教学的根据,直接导致学生觉得音乐课单调枯燥。这样,就会造成音乐课上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忙自己的。许多学校之所以没有给予音乐课足够的重视,除了其不是重要考试必考的科目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音乐课令人厌烦。音乐课如果没有将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基础,那么自然无法得到学生们的重视,就更谈不上提升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了。小学音乐教师如果能够抓准学生的兴趣,构建出生动精彩的情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他们的最佳学习心理与状态,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有学习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而它们又直接决定于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兴趣,小学生就更是这样。因此,小学音乐教师构建教学情境的时候,应基于学生的兴趣,尽量激发它们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这样才能完美体现音乐对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四、借助言语直观提升学生对音乐情境的理解 

  言语直观实际上就是借助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准确把握语义的形式。由于小学生仍然处于成长的初期,理解能力还十分有限,因此对于抽象的事物会觉得难以接受与理解,可是,音乐又偏偏刚好属于抽象的知识,所以在音乐教学情境里,教师需要尽量借助语言直观来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并且还应强化词语形象的辅助。让学生欣赏音乐片段的时候,音乐教师应该先用语言向学生描述该音乐片段所展示的画面,用准确的、学生能够理解的词语进行表述,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中饱含的思想情感,进而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五、合理借助多媒体构建情境 

  多媒体因其信息的多种传播渠道而深受许多教师的青睐,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可以合理借助多媒体来构建教学情境。应用多媒体生动的画面、仿真的声音等,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不过使用多媒体的时候,需要避免以下三种情况:首先,喧宾夺主,模糊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的教学情境必须针对班级中的每名学生,不可以有所疏漏;其次,生搬硬套,无视教学内容。音乐教师不可以为了构建情境而构建情境,应按照课堂的实际变化来随时调整课前准备的内容;最后,画蛇添足。构建的教学情境要重视学生当前的水平,不能盲目提高难度。

  构建适合的音乐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让他们体验到音乐世界的神秘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以无比的热情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自己的才能与智慧。这样可以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不停讲,学生忙着听”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学习音乐有所收获,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