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心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作者】 排丽扎提·买买提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中学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前的中学生由于受个体发展、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会发生一些心理异常现象。
请看下面几则材料:一中学生因没有完成作业而想跳楼自杀,幸亏老师和同学们及时阻止而未发生恶果;一学生因不堪忍受学习的重负而和死去的二大爷展开对话;某名牌大学的一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因在一次晚会上唱歌跑了调,引起同学的哄笑,便觉得无地自容而自杀;美国依阿华大学一位刚获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因为竞争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竟开枪打死6人,然后自杀。上述几个事例都发生在学校。
以上案例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开朗坚定的性格、稳定乐观的情绪,使他们学会自信、自立、自强、自律。在这一方面,班主任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建立“心灵对话本”,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学生的交往过程直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的表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我还让学生建立了“心灵对话本”,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到“心灵对话本”上,我定期查看,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在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后,我观察到一名学生神情恍惚,又通过“心灵对话本”发现他是为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而苦恼,把自己和一名同学比感到处处不如他,所以产生了轻生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和他进行了促膝长谈,分析他成绩不理想的各种原因,提出了改进学习方法的具体措施,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比较观。我还让周围的同学多帮助关心他,让各科老师指导他的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这名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在已由班里的下游上升到中上游。
二、倾听、沟通、鼓励
古人云:言为心声。此话虽然未必全真,但也有几分道理。有经验的班主任,经常通过与学生的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我在和学生谈话时总是以朋友的身份,以诚相待,促膝谈心,敢露真言,以心交心。谈话时我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然后抓住时机,委婉地给学生做心理调节工作。我刚接初一时,我班有个学生李某某,不爱说话,性格叛逆,通过向学生了解,知道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未见过她的妈妈,和她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可能就是由于老人对她过于溺爱,加上家庭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导致了她心灵世界的荒漠,才让她有了这样一种性格。了解以上这些情况后,我感觉到她需要我们给她一份特殊的关爱,我觉得改变这类孩子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善待她们,关注她们,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位置上为她们设想,引导她们“回归”。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直接影响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孩子需在自信中长大。有句俗话说如果不跑起来,怎么知道走是多么慢;你不飞起来,又怎么体会到爬行是多么辛苦! 作为老师来说如果真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去实现他人生的第一次“我能行”的体验。所以我让她把“我能行”作为她的口头禅,这样时间长了,她的自信心肯定要远远超过背着“我不行”包袱长大的孩子”。通过我们之间的多次交流我深深的认识到,一个幼小的孩童也会有极强的自尊心,所以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孩子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尊敬,在学习和纪律方面做的比以前好多了。
三、班主任要注意教育方法,讲究教育意识
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风格和教育机制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和提现。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并仔细琢磨、了然于心的结晶。
班主任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班级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协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例如,可以把班内几十名学生进行组合,分成小组。小组之间围绕班内日常事务积极开展竞赛活动,从而形成互相激励、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四、用远大理想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的预定行为目标受阻,在心灵上产生失落的一种状态。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关系的不好。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以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初一才入学时,很多学生一时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心理受到严重的挫折。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到要用远大的理想来激励学生。居里夫人说过“理想的琴弦能奏出人生美妙动听的乐章”。可见理想有重大的激励作用,让人憧憬美好的未来,敢于接受现实的挑战。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书写在卡片上贴在课桌的右上角,随时提醒自己。每个学生有了自己理想以后,我又及时地告诫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现实有很遥远的路途,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在理想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有勇气和信心克服。我又让学生制定班歌——《真心英雄》,用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来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经过恰当的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顺利完成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以上几点,只是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进行尝试和研究,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教师,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