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基于学习活动 成就课堂精彩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作者】 刘仁洪 张 波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民族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2、 通过有效学习活动的组织,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数感。
3、 在拓展应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准备8颗棋子、12根小棒
教师:
1、前置性作业
在三年级认识了一个朋友■,请同学们回家后在下列图形中找到■,并把它带到课堂上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2、 课中用的练习纸。
活动要求
(1)把下面的月饼分一分,创造出喜欢的分数,把它写下来。
(2)想一想,你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的,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 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自主探索,相互交流
活动一:
1、同学们,你们是如何在三幅图形中找到■的?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再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边展示边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1我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四份,其中一段就是这条线段的■。
生2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圆的■。
生3我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成果展示时,强调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和平均分的是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
2、同学生真聪明,在不同的图形中找到了■,其实这些图形中还藏着另一个分数,你们知道吗?
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评析:把活动内容延伸到课外,给学生一个足够的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的空间;并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具体的分数■,要求学生在图形中找到■,加深了学生对■的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平均分的整体,是一个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好准备。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活动二
教师课件出示:你能在这些糖果里找到■吗?
小组内先交流,再汇报。
生1把这些糖课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
师:这一份就是这些糖果的■。还有吗?
生2把4颗糖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1颗糖果就是这4颗糖果的■。
……
活动三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能拿出8颗棋子和12根小棒来摆一摆,找到■吗?
学生纷纷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交流,再分小组汇报。
生1我把8颗棋子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2颗糖,这两颗糖就是这8颗糖的■。
生2我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就是这12根小棒的。
……
学生汇报时,教师强调了平均分的是一些物体(板书:一些物体)。
评析:借助物体动手操作,更加进一步理解了■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整体,它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认识单位“1”作好了准备。
三、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课件出示:
师:请仔细观察同学们的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生1相同的地方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都是■。
生2不同地方是分的东西不同,分的东西的数量不同。
……
师:刚才我们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活动四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找一找,录播教室里哪些东西可以看成单位“1”。
生1我们全体同学可以是单位“1”。
师:学校五年级七个班的学生可以是单位“1”吗?全校学生呢?贵州省的全部小学生、全中国的小学生、全世界的小学生都可以是单位“1”。
生28枝话筒是单位“1”。
生3全部桌子是单位“1”。
生4教室里窗帘是单位“1”。
生5摄像头可以看成单位“1”。
……
评析:借助观察、比较不同的表示■的方法的异同,数形结合,使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引导学生总结■的意义,认识单位“1”。通过找教室里的单位“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 分一分,认识分数单位
活动五
(1) 把下面的月饼分一分,创造出喜欢的分数,把它写下来。
(2)想一想,你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的,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后,教师抽生上台展示并汇报
生1我把这12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这些月饼的■、两份就是这些月饼■,如:图1。
生2我把这12个月饼平均平均4份,写出了■、■、■、■,如图2。
生3我把这12个月饼平均分成3份,找到了■、■、■这三个分数,如图3;
师:还有吗?
生4我平均分成了6份,创造了■、■、■、■、■、■,如图4。
生5我把这12个月饼平均分成了12份,找到了12个分数,如图5。
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成果的汇报,板书了学生创造的分数。
同学们真聪明,找到了这些不同的分数;(手指课件):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指板书上的分数)请你说一说黑板上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说它们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教师:说一个分数,学生说分数单位。要求学生又快又准说出分数单位。
评析:通过对12个朋饼分一分活动,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认识分数单位的同时,掌握了分数中含有分数单位的个数。透过分数单位对话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
五、拓展应用,感悟提高
活动五
老师把9枝铅笔的■给了一名男同学,又把剩下的■给了一名女同学,都是给了这些铅笔,老师公平吗?为什么?
借助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分组汇报
评析:让学生应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表达自己对分数基础知识的理解,参与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反思体会
1、 加强动手操作
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活动为载体,在动的过程中体验感知,追求结果的同时,让学生经历了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2、 注重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在学习中非常愿意和同伴一起合作探索问题。就如上面的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活动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情绪高涨,各抒己见。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表达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