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加米古丽·合得尔汗
【机构】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关小学
一、激发并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而创新思维的训练就必须使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而促使大脑活跃的诱因,即是兴趣。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把教材用活,把语文课堂上活,使学生真正的“活”起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也要时时处处让学生感受到和老师在一块儿是愉快的,学习语文是快乐的,这样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有了前提条件。针对学生情绪不稳定的心理特点,我们还应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经常关心、鼓励他们,与他们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还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要有一桶不断翻新的“活水”,教学中要勤于钻研,敢于创新,充分的备好每节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及工具,?让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进步的快乐。
二、 评价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关键作用。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合作的气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好合作可以集思广益,启发诱导人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在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是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 改革语文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造能力
1. 激趣设疑,诱发思维。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学习课文,效果更佳。
2. 变序设疑,启发思维。这种设疑, 打破事情发展顺序,先“果”后因,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一次启发学生思维
3. 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紧紧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揪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考状态。
4. 引导想象,发散思维。根据某些课文言尽而意无穷的语言材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的多种结局,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插嘴,质疑问难,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教师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相信自我,充满自信,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逐渐得到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的火花,才会迸发,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