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乐小林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第二中学
【摘要】高中计算机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之多,本文讲了几点个人教学中的心得,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搞得更好。【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已被列为高中的必修课,如何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个人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实践,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要做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充分认识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或教学顺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现状需求,了解学生群体的倾向性。备课时从整体教学观出发,采用“整体备课法”,即对所教学科,不仅熟悉了解各个学习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而且对全学年或整个学期的教学有一个全盘计划,如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学生的知识预备、各个教学内容将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或使用何种教学手段等等。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突发需求或兴趣,结合本校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适当地调整。
三、实事求是,迎难而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信息技术老师根据当前学校、学生、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在目前农村,电脑并未普及,拥有个人电脑学生家庭极少,这使得课程中一些实践操作的课外作业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把这些作业都放在上机课时来做,切又不合实际,经常的上机亦是不可能的,加上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经常的上机必然带来电费的激增,设备损坏,学生的错误操作更容易使电脑发生种种故障,高昂的维护修理费用,更让农村中学无法保证让学生经常的上机实践,那怎样才能保证学生的上机实践作业的完成昵,难道让学生到网吧上网吗?行不通!网吧并不是适宜学生学习场所,特别黑网吧里的游戏对多数小孩来说恐怕是最有吸引力的,加上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相反则会造成其沉迷网游。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农村如何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呢?!可以不开展吗?不行啊,你看当前的社会,电脑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产品的销售、采购也逐步依赖及时快速的互联网传递信息,如本地沙西镇的榕树花卉的销售,外地花商经常要求榕农将相片通过互联网传送给他们,榕农们经常走电脑店发送信息,心里往往感觉很不方便,于是榕农产生学运用数码相机拍照——将相片存到电脑——处理相片——收发E-mail、学习文字录入,或运用QQ、MSN进行通信软件等等。 人们开始认识到学电脑的重要性,并产生学电脑的欲望,从而更加支持子女学脑,耍求子女学电脑因此在农村开展信息课势在必行。 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开展信息课则是困难重重,在期待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维有充分运用现有可用资源,想方设法迎难而上开展信息技术课。
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探究活动。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巧妙地设置一些任务,把抽象的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严格要求,注重思品教育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法律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目前发现的计算机犯罪来看,犯罪分子大多是具有一定学历,较宽的知识面,了解某地的计算机系统的,对业务上比较熟练的年轻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政治老师的专利: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应在抓知识传授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注重思品教育。千万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使学生在增长知识面,掌握和提高操作技能 的同时还具有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计算机观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作用。然而,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信息技术教育重在要把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如老师可以在上机时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以身作则在课堂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教师用自己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影响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教师在结合教学内容,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自觉遵守法律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等等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如“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老师在传授网络知识时,及时地让学生牢记《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要求l、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帮助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做到文明上网,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光顾不继康的网站、网页3、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不沉溺电脑游戏,网上聊天之中4,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接监督,有随意约会网友。让网络文明公约内化为学生一种基本素养。
感叹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惊人。信息教师必须与时俱迸,不断学习新知识,并根据教学实际条件,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思想健康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