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怎样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作者】 周 薇

【机构】 新疆芳草湖农场中学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在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主体性;评价
【正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也直接影响了教师固有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评价。所以,在素质教育下,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要打破传统课堂的弊端,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为英语学科价值的实现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进行概述。

  一、在教学思想上认识主体性的价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也就是说,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的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思想上重视“主体性”的培养。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从思想上做好哪些转变工作才能确保课堂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呢?

  1.转变教师地位

  一直以来,英语课堂的教学理念都是以师为本,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一直在滔滔不绝地“教”,严格地来说应该是“灌”。教师为了在有效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采取的都是“一言堂”的模式,总想着让学生在课下慢慢消化。但是,学生缺乏主动性严重影响了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2.转变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应试教育下的“学—练”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了,也不利于学生健全地发展。

  3.完善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目标都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导致学生就像考试的机器。而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将单一的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过程与方法。而且,有人说过:任何割裂三者的教学目标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全发展的。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要想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就成了首要任务,也是学生成为英语课堂主人的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是展现学科价值,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课堂高效实现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该环节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概述,以期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逐步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

  1.导入环节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导入环节很重要。所以,在该环节的教学中,我们也要选择好导入方式,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Food and lifestyle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To get to know some nam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food.To learn how to talk about food and lifestyles.”所以,在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食物名字。这样的导入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点。这样一来既能检测学生的基础,又能将学生顺利地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当然,这个过程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以及课堂主体性的发挥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导入环节,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不难看出,教学方法与高效课堂的实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不利于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重塑教学思想,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进而也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做好关键性的工作。

  例如,在教学Shopping时,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情境创设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同时,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如,

  ACan I help youBYesplease.I want some bananas.

  AHow many do you wantBOne kilo.How much are they

  AThey are two yuan. BOk.Ill take them.

  AHere you are. BThanks. Here is the money.

  AYoure welcome.

  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对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提高以及本节课重、难点内容的自主掌握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情境创设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个人自主学习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及小组自主学习模式等,在此不再进行详细的介绍。总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性的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确保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在教学资源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英语教材,教材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便是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且,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地利用电视、网络、书报杂志等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学习渠道,进而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出相应的贡献。

  引导学生浏览相关的网站,比如,希望英语网站、沪江英语学习网站、恒星英语学习网等等,引导学生自主在这些网站上学习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而,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这也是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英语意识的重要方式。

  四、在课堂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评价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间接因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能够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而有心理学家说过: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所以,在课堂评价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肯定,以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做好辅助工作。还以教学Shopping为例,在课堂评价中,我们要及时对学生的发音、表达的流利性以及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给予正确的评价,比如,I thought your sound is very pleasant to hearYou spoken English is fluently.等。切记,一味用okyesvery good等简单的词语去评价是不利于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的。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恰当、准确的评价来促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走进英语课堂活动之中。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认真地贯彻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