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情感在歌唱中的准确表达

【作者】 王优美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2级

【摘要】感情是歌声的灵魂,本文就此展开论述:开篇从歌唱时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开始谈起,尔后申说了语言与表“情”的关系,接着对如何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出解读,最后以分析歌曲开头、高潮与结尾时情感的处理终篇。学海茫茫,一蠡之测。
【关键词】情感表达;声乐艺术;语调;创作意图;体验
【正文】

      歌唱是一门非凡的艺术,无数人冀望自己歌喉一啭犹如天籁,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声传河山,感人肺腑;又希望自己登台献唱一枝独秀,震撼人心,轻松夺冠;可是,要想掌握歌唱技巧征服听众,要在感情的表达方面多加训练。下面逐做解读。

  一、歌唱时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声情并茂是歌唱重要的美学原则。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歌唱需要重视情感体验,须以情感人,以此拨动听者的心弦带来和谐的共鸣。白居易又说,古人唱歌多唱情,今人唱歌只唱声,指出了歌唱者的弱点。歌曲要唱得感人,演唱者必须进入角色,融真情于其中,用全副身心来演绎这首歌曲。生活和艺术是有差别的,如何将生活中的感情升华为艺术,提升为舞台上演唱的激情,这需要进行大量的学习、实践与艺术加工。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熟练地驾驭声乐技巧,让一首歌曲在自己的嘴里变幻莫测,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唱出惹人喜爱、扣人心弦的天籁之音。

  (一)歌唱中的“情”为何物

  喜怒哀乐皆谓之情。感受歌曲中的喜怒哀乐,将灵魂与歌曲水乳交融,尽心领悟歌曲的内涵,为之投入全副身心,不要为歌唱而歌唱,不是为表演而歌唱,犹如讲述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这样的演唱,必然臻于妙处、意味深长,咏叹悠永,直击人心。

  (二)无情感表达的歌唱空洞乏味

  歌唱的目的,即在于娴熟的运用发声技巧,将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生动地表达出来,从而制造出令人折服的歌唱艺术,把听众深深地感染。有感情的歌唱,能达到“一声哀叹,六月凄凉”;可以“一曲终了,意犹未尽”;能够“歌者忘情,听着泪奔”;反之,不了解生活,缺乏高超的艺术造诣,做不到通过顶级的唱功、感人的表情来拨动听众的心弦,成为失败的演唱。白居易曾写诗叹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只唱声。”

  (三)歌唱者常见的缺憾

  有的歌唱者临场生怯,内心慌乱,表演时呆若木鸡,仅仅是随着音乐机械唱词,不知道情谊表达之为何物,有的歌唱者纯粹是卖弄声音技巧,貌似投入,自觉高超,实则缺乏激情,难以和听众产生共鸣。至于在台上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挤眉弄眼声嘶力竭,甚至狂乱扭捏,令人难以接受。

  (四)形体动作须与歌声桴鼓相应

  听觉视觉二者合一,更能够引发共鸣;《乐府传声》[]:“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宜重”,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在此被一语道破,演唱中,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歌曲节奏,可以说大同小异,且能够模仿;而千人千面,千人千情,加之口气各殊,演唱之时,以情带声,悲喜不同,邪正各异,强弱朗然,自能令听者闻之动情,深入其中,反复咀嚼味之无穷

  (五)增强感情的方法

  大凡练歌,先须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意图,也就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歌曲的高潮段落,其最为充沛的感情即在此“宣泄”,然后再决定用哪种情绪、气势、音色以及速度等等。也就是说,情是最为主要的,也只有设计好了感情的表达,一首歌曲才会层次分明、起伏跌宕,转折动听,激动人心。《列子·汤问》里记载:“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泪相对。”这就是唱出感情的艺术魅力。

  二、语言与表“情”的关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时候看古人写的文章,真可以叫做行行辛酸,句句有泪,字字含情,如如诉,令人不忍卒读,比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写尽了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成为传世的名篇。歌唱艺术亦复如是,要求每一个字都要以字传情,唱得清清楚楚,清亮感人,唱歌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首歌曲都当做经典之作来演唱,这就要在平日里勤下苦功。

  (二)根据语调掌握字的强弱变化

  平常说话,我们说话的声音有高低的变化,有强弱的转变,也有快慢的转折,这称之为语调。比如说“我看书”这三个字,最关键的字是我,它的重音也放在这个字上,它强调的是看书的人是我而不是别人;但是如果“我看书”,这三个字的重点就再看,而不是做别的事情;如果是“我看书”,那么重点放到书上面,说明是我在看书,而不是再看别的诸如电影电视剧之类的什么。强调的字不一样,重点放到的位置不一样,每一个字的语气不一样,那么我们表达的意思就大相径庭。在歌唱的过程当中,这个规律要心知肚明,咬字吐字必须心领神会,才能够熟能生巧。

  (三)歌唱中语调的掌握

  不同的咬字吐字的方法,形成语调的抑扬顿挫,有的字需要用感情的歌唱,只有突出他们的重音;有的字不需要过于突出,只让它们起到烘托作用;一个个字的发音,松紧、快慢、早晚、高低等等,都影响着感情的表达,这些都需要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字含在嘴里,或者停顿、或者一带而过,都需要细心地揣摩,有的字要唱出棱角,显示出其刚强;有的字要唱出圆润,显示出其柔美,需要把每一个字都细心地体会,这样才能够很好的表达出歌唱的情感。

  1.如果思想感情比较强烈,表现的情绪比较激动,那么咬字要紧,吐字须有力,要让字在口咽腔里有结实、饱满的感觉,一般来说咬字吐字的过程很快,有落地有声的效果;“刚”主“柔”宾,刚柔相济。比如说阿黛尔第二张录音室专辑《21》的首支主打单曲《rolling in the deep》,该歌曲的音域跨度从B 3D5,韵律感极其强烈,韵律感来自歌词和背景音乐两处。阿黛尔在演唱中充满了愤怒、复仇、心碎、自我反省等一系列的情绪,让人清晰的感受到阿黛尔对于爱情破灭的挣扎和心碎,她的感情外露外遗[]

  2.如果我们演唱欢快的歌曲,字在口咽腔里表现的动作相对是快速而轻微的,位置在口腔前面,咬字吐字的过程瞬间就能够完成,口咽腔的运动量和表现都不大,声音在口咽腔的着力点略为靠前,色调明亮轻盈。

  3.有些歌曲表现的是平稳的感情,抒情的韵味浓厚,这就需要放慢歌唱速度来表现其中的感情,在发音方法方面,比较多的是使用口腔后部发音。有代表性的歌曲是《摇篮曲》。

  4.每首歌都有不同的风格,风格不同,咬字吐字的手段也迥异。掌握风格的变化,尔后对语言进行细致的处理。要在演唱中不断地增强表现力,运用特殊的表现手法进行咬字吐字。只有音乐与语言水乳交融,才能够升华音乐形象,它的基础就是熟悉音乐,了然于胸,之后讲究发音“字正腔圆”。古今中外的歌唱家在声乐训练课中都十分重视歌词的吐字问题。要求歌唱者除了以准确、优美、干脆、动听的声音以外,还要将歌曲中的歌词正确而清晰的传达给观众。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者中无字,字中有声”,通俗地说,“要把字顺顺溜溜儿不是疙瘩瘩”融化在歌声之中,即声中无字。要吐字清晰,不以字害声,把字变成音乐化的有声字,就是字中有声。这些都是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中的宝贵经验,字字千金,只有认真学习,千锤百炼,才可能做到字正腔圆、悦耳动人、绕梁三日。

  三、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有他自己的考虑。一方面我们尊重作者,一方面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在艺术表现方面,手段很多,单是咬字吐字,就有明暗、强弱、力度、速度、刚柔等诸多变化,要想让曲情表达的入木三分,就需要在技术上下功夫,如轮扁斲轮,对歌唱技巧烂熟于心,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一)强弱的变化

  强弱是相对来说的,有的时候声音很响,但是不需要有很大的力度;有时候声音很弱,但是很有力度;都要根据歌曲需要和情感的表达。每一个歌唱者都有不同的嗓音条件,根据自己的特点、表现能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表现范围内发挥到极致,做到强不“惊乍”,弱不“虚脱”。

  (二)快慢的处理方法

  任何一首歌曲都有快慢的变化,必须快慢有节,变化有方,一定要做到快而有制,绝不匆匆忙忙,令人烦躁不安;慢而不散,绝不稀里糊涂、无精打采,令人昏昏欲睡;快慢掌握的准确而巧妙,这样就不至于枯燥呆板,一首歌曲,被唱得“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击节。

  (三)歌唱中要有顿挫

  唱歌最美妙之处在于它的顿挫,顿挫有道,则演唱得法。一断一连,曲尽其妙,主次分明,转折扬抑,让人听起来形神毕现;实际上,顿挫是有目的的,它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这个顿挫,是学习歌唱技巧的重中之重。“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出;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悲恨出;风月之场,一顿挫而艳情出;威武之人,一顿挫而英气出”,这样的演唱才能够表达细腻出神入化。

  (四)和音乐融为一体

  2013年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获年度总冠军的华晨宇,网友制作视频《我》,和张国荣“隔空对唱”,精彩纷呈,很多网友称之为瞬间秒杀张国荣,其实华晨宇征服观众的因素,很多来自于他的“入戏”。听过的人都知道他的歌声温暖人心,非常能使人引起共鸣。每次上台,华晨宇都将全部感情投入,虽然平时看他“呆若木鸡”,不苟言笑,但一站上舞台,就倾注全副身心。歌迷称之为“火星人”。华晨宇平时不爱说话,把想要对听众和歌迷要说的话和想表达的感情全融在歌声中了,他是个灵魂歌者;华晨宇独特的经历对于歌曲就有不同的方式去诠释,华晨宇在快男大赛中自己讲,表演前先听曲,再看词,最后唱歌,他之所以获得了极大地成功,是因为他把自己和音乐融为了一体,从而成为一个对唱歌很投入感情的歌手[]

  (五)重视情感表达与体验

  演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一种美的陶冶与教育。在现代歌手中,关喆被称为“表情帝”。我们通过他的原创歌曲《想你的夜》来分析一下。

  1.“表情帝”关喆登上《中国好声音》的舞台,自弹自唱。《想你的夜》歌曲表达的是,演唱者和自己的意中人分手,主人公的回忆、失落、期冀、许诺与誓言。还没有开始表演,关喆便进入了深沉的情感表达之中,他愁眉紧锁,双眸饱含深情。“分手,那天,我看着你走远,所有承诺化成了句点,独自守在空荡的房间,爱与痛在我心里纠缠”,娓娓道来,缠绵细说,感情充沛,透漏出无限的哀愁和失望。“我们的爱走到了今天,是不是我太自私了一点,如果爱可以重来,我会为你放弃一切!”则逐步进入高潮阶段,那种希望、恳求、无奈、呼唤,表现的淋漓尽致,把观众深深的感染;至于“想你的夜,多希望你能在我身边,不知道你心里还能否为我改变”,则充满了憧憬与期待,至于“想你的夜,求你让我再爱你一遍,让爱,再回到原点……”则是呐喊、悲痛、渴望甚至绝望集于一体,关喆面部在上演着一部内容丰富的大戏,表达了一种含蓄丰实的情感哲学,表演得如痴如醉。在关喆表演的过程中,观众很容易的被“直击内心”。迎来观众的阵阵喝彩,导师杨坤给予极高的评价[]

  2.细致入微的表达感情,轻松的演唱,把歌唱上去,把精力全放到唱歌上,表情却不能控制,即使演唱的再好,也是失败的演唱。初学者可以先找一些简单,比较好唱的歌曲练习下表情。慢慢加深演唱的功力,只有声情并茂,全部投入,到演唱当中“不能自拔”,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才可能有机会成为“高质唱作人”。著名声乐讲师山河老师点评说:“《想你的夜》,迄今已来,关喆的表演,是对这首歌曲进行的最好的诠释。”

  四、歌曲开头、高潮与结尾时感情的处理

  (一)演唱的第一个字很重要,一定要全心投入稳住情绪,音乐响起就浸润其中,进入歌曲意境,力求第一个字就振聋发聩,吸引住听者,征服全场。

  (二)每一首歌都有高潮,但是高潮不一定是最强音或者最高音,情感的高点有时候和音高、音强恰恰成反比,借此表达深沉厚重的情感。

  (三)“歌曲的结尾是最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表演的优劣”[]。结尾往往掀起感情的狂澜,带领全场观众将情绪推之顶峰,让人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最后一个字的处理最需要注意,要把握好收声、收气和收情的先后次序;即便演唱结束,发音器官仍要保持积极“备战”的良好状态,先收声,再收气,最末尾收情,要做到“言已尽,意未止”,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感情在歌曲中的表现方法很多,不一而足,表演过程中,注意发音方法,用心唱,投入感情,把这首歌当作是演唱者自己的经历,这样唱就会有感觉,不断去研究、去实践,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定会拥有出色的征服听众的表演技能。

  参考文献:

  [1]《乐府传声》[M]徐大椿·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9.10

  [2]《古文观止汇评详注》[M]韩欣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09

  [3]《阿黛尔的演唱艺术》[M]徐珍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03

  [4]《梦溪笔谈》[M]沈括·齐鲁书社出版社·1995.04

  [5]《直通春晚》2014-01-11期 完整版视频·腾讯视频

  [6]《想你的夜》视频《中国好声音》乐视网2012.09.29

  [7]《唱歌的艺术》[M]赵梅伯·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