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探究

【作者】 杨 军

【机构】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桃园镇里留小学

【摘要】小学生对科学世界是充满好奇的,其中有太多他们不知道的东西,这些新鲜事物都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究、去发现。因此只有充分激发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投入全身的热情去学习探究,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获取科学知识及技能。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激情引导;快乐探究;收获真知
【正文】

      小学教改的深入开展,为其“情”化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创新和实践契机。在充分培育小学生课堂学习主体精神的情况下,让他们在快乐的探究中开展学习活动,是当前教改的目标之一。

  一、小学科学学习的“情”径

  创造性地运用小学生对小学科学的“情感”,引导他们开展相关的科学知识快乐学习和探索。

  ㈠科学兴趣激情引导

  所谓激情引导,强化地是小学生积极、主动与创造性地学习活动。由于小学科学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和经历有着直接关系,他们无论是个人好奇心驱使,还是为了满足方便生活的需要,都充满着较大的兴趣。教师需要继续点燃他们对科普知识与相关科技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开展更家深入地学习和探究。

  如在教学《蚂蚁》内容时,教师根据小学生日常对小蚂蚁的基本印象展开,尤其小学生对小蚂蚁的寻食、搬家与合作习性的初步了解,在激发他们对蚂蚁的蚁穴、蚁王、群落内部分工与蚂蚁繁殖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运用学校内、家庭与个人的各种器材等,如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与竹叶或草叶等,去开展自己相对困惑较多的观察活动与实验活动,去尽可能地破解自己心中的不解,如蚂蚁对甜食的偏爱等。

  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可以把小学生根据兴趣不同做出适当地分组,让他们在共同的兴趣引导下开展具有激情洋溢的学习活动,使他们能以更具凝聚力的团队实现进步和成长。

  ㈡科学探索尽情开展

  对小学生而言,“尽情”强调的是学习活动的知识、参与学生、活动类别与学习收获的全面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具有一定难度、学生疑惑较多与兴趣浓厚的内容,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自己的条件,组织学生开展能全面释放小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想象,运用各种可能的器材,去开展相关的光影游戏,去逐渐地了解光和影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随着地点、时间、强度与事物高度之间的变化及其规律。在学生开展了运用室外阳光、手电筒和其他的光源探索活动后,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小学生,向更多或更高级的光影运用提升。如皮影戏、电影、光和温度与太阳能运用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所见所闻,展开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探索活动,为他们以后的创新思考与尝试做出铺垫。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也不能放任小学生去开展探索活动,在注重安全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开展任务型的探索学习活动,减少小学生自控性差导致偏离教学内容,以及随意性活动情况。

  二、小学科学探究的“乐”法

  在充分尊重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与激活他们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和组织小学生开展快乐的学习,非常必要且重要。

  ㈠娱乐性实验探究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作出娱乐性的整合,主要表现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方式、学生活动,以及相关的道具运用等,都具有某种娱乐元素或性质,让小学生无论处在哪种角色中,都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且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如在教学《飞旋的陀螺》时,可以先组织小学生开展制作陀螺的实验探究活动。根据陀螺自身的特点,让小学生运用不同质量的材料去制作,然后每个人按照既定的规则,去旋转自己的陀螺,以验证陀螺用什么的材料、什么样的比例,才能旋转的时间更长。在这种具有竞赛趣味性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小学生更多的想象,也会给他们带来更多参与和创造的快乐。

  为了把小学生的娱乐控制在教学的科学限度内,教师要按照难度递进性的原则,组织小学生不断深入开展实验活动,在培养他们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同时,为他们情感的投入和丰富创设机会。

  ㈡嬉乐性体验探究

  教学实践中,多以游戏教法展开,让小学生在游戏的展开和合作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完成。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出游戏性的开发,也需要运用适当的规则加强制约和引导,既让小学生充分地嬉戏获得学习的另样快乐,也让他们在自己地充分参与和活动中,体验不同角色的作用及其存在的意义,推动他们积极地开展更多样和丰富地探究活动。

  如在教学《人的一生》和《我像谁》时,组织小学生开展角色表演嬉乐活动,是非常必要且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扮演不同年龄段的自己,其中,他们可以对自己进行化妆、服装与动作等方面的设计,甚至包括对自己在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变化,做出切实性的改变,如在30岁时作为父母,50岁时作为爷爷奶奶等变化。让他们在各种变化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同时,更从自己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比较家人,以深刻地体验把人际关系、亲情、友情甚至生命,有着更加全面和情真意切地感触。

  由于是嬉乐,教师相对其他教学活动,需要给予小学生们更多的自主权,在分组与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让他们自主开展活动,以他们自己的想法、创意和程序,去把教学内容体现,也把教学任务自主地完成。

  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不仅是为了开足开齐课程,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兴趣,为他们在初中、高中以及在终身学习中,培养和奠定兴趣基础与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真正让学生展开“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学会自行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在探究中收获科学,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