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让高中物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 李自兰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摘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充满爱与智慧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关键词】兴趣;思维;活力;艺术;评价
【正文】
  我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以来,永恒不变的追求是让物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通过展示物理课堂教学的魅力来吸引更多学生喜爱物理,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好物理。物理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一个主阵地,一堂好的物理课就是学生困时妈妈端来的那杯热腾腾的巧克力咖啡,不仅能使他(她)兴奋而且品尝后是苦中有甜,回味无穷,它能让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以持续并升华,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如何让物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我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首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
  高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中由教师的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综合表现出来的教学魅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种教学魅力才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产生崇拜心理,从而激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
  教师表达形式的艺术美是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教师讲课时语言的感染力、亲和力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高中生尤为重要。风趣的语言,生动的讲解,不仅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而且能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探究知识形成技能,这样就会把学生智慧的火花擦燃,创造性的潜能开发出来,各种富于爱心和风趣幽默的话语都能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有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才能使学生学习物理成为一种乐趣,才有可能让物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次教师要勤于钻研教学、乐于教学
  (一)富于艺术的课堂教学,能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比如在上“怎样描述运动”一课时,我先播放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金的比赛实况,学生观看时都非常地兴奋,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中来。这时我也受到学生的感染激情的作解说:“谈及体育运动,同学们忘不了的是刘翔那风驰电掣般的挺身压线,姚明那从天而降的大力灌篮,申雪、赵宏博行云流水般的双人滑行,郭晶晶跳板下那优美的弧线……运动员们把运动演绎的如此美丽,那么什么是运动?又该怎样描述运动呢?”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这些声情并茂的语言极易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感受到物理学的美,迫切地与老师一起探讨“运动”的含义。这时我又播放自己摄制的学校门口街道上的行人、车辆、树木、路灯的画面,通过学生身边最熟悉的动态场景,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思维、情感真正“动”起来,学生自然就占据了“主体地位”。
  创设情景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以要力求使探究活动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欲望。
  在讲授“压力与压强”一节内容时,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了许多同学参与“握鸡蛋”游戏;在许多同学握鸡蛋失败的情况下,请一位瘦弱的女生把鸡蛋放桌角处轻敲即碎,而导入了新课。学生都带着疑问和渴望找到问题答案的欲望与老师一起共同进入了压力和压强知识的学习,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尤其是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都能选择不同的器材设计出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而且在汇报时哪一组的实验方案中有一点小问题都会立即有同学进行纠正或补充。每小组同学通过自己亲手实验都能顺利找出探究的结论。学生真正成为了发现者和探索者,老师成了他们学习的合作伙伴。在刚学完压强的定义和公式之后就有许多同学争相回答握鸡蛋失败的原因。一个简单的“握鸡蛋游戏”像一位优秀的导游,引领着这些可爱的游客们在压力和压强的这条风景线上克服了惰性,眼、手、脑并用,目的是想用“心”去观赏到那最美的一道风景。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是焕发着生命力的课堂。
  (二)饱含爱的课堂能使课堂成为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愉悦,没有打击、没有审判。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将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这样说:“我这样来理解教育艺术:教育者同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起他们的心灵热情。这项工作做得越细致,越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越大,他们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复现教师自身的形象。”教学艺术的真谛是爱,教学过程中要让这种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一个人都渴望赏识,孩子更是如此。教学中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对学生恰当的积极的评价,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的甚至会决定学生一生的命运,这就要求教师注意随时都要以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恰当的评价,方能触动学生敏感而又美好的心灵。评价既要有父母般的慈爱,也要有朋友般的真诚。评价的艺术精彩纷呈,可以是激励的语言:“你真棒”、“你很聪明”、“你的回答让我感到骄傲”……,还可以借助形体的语言:如赏识的目光,倾听的姿态,会心的微笑等等,甚至还可以常常竖竖大拇指,偶而也可以示意全班同学掌声鼓励。在课堂评价中用爱的语言和行动激励学生,能够让学生时刻能够以好心态积极面对学习。心中有爱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如果我们能把智慧、艺术与爱很好的融于物理课堂,那么我们的物理课堂就能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就如同那杯飘香的咖啡,闻了也会激情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