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教育改革形式下我在物理上的思考

【作者】 郭 晟

【机构】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正文】


      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素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发挥自身特长,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民学习的意识。那么,如何开展好物理学科教学呢?

  一、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能形成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的发展是从实践和实验中起步的,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概念和规律,然后再回到现实生活当中进行应用。可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之一。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填鸭式的教育学生是不感兴趣的,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可能比不上学生实际做做实验。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热情和兴趣,而这将推动学生学习探索的动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师生共同沉浸在实验现象和结论之中,共享寓教于乐的喜悦,其意浓浓,其乐融融,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学生一旦对物理学发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努力为学生展现出生动直观的学习情景,它将极大的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学习物理知识,跟前人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认真观察自然现象,自己动手做实验,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加强对物理定律的理解。并且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物理现象和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现象,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科学实验的精神
  实验讲究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因此在实验中要实事求是,忠于实验数据,尊重联系实际;实验要求爱护仪器、勤俭节约,实验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的能力,实验有助于培养他们一丝不苟,认真细心,有条理,有层次的实验素质和能力;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大胆猜想,自行设计方法,可以不断尝试,不断改进,这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勇于探索的精神。总之,实验教学将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将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这既是智育任务又是德育任务。 
  4.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启发学生从接触物理学科开始就较快地理解和熟悉实验这一基本科学方法。一般来说实验教学中基本方法有:
  a. 实验归纳法。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找出普遍适用的规律。例如:法拉第定律,机械能转换关系等,都是从大量实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b. 实验验证法。这是一种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物理学家常常在已知物理推论或者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经过推理,作出假设和预言,通过实验验证它的真实性,最后肯定或否定论断,得出可靠结论。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
  c. 理想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在已有实验基础之上,经过推论和判断得出理想条件下的物理规律的方法。例如: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所以加强实验教学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切实做好的工作。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体现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新课前的复习时要精选与能知有关且必备的旧知识为复习内容,做到短时高效,平中见奇,快速接触新知。传授新知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之中。练习要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有针对性,又切重重难点。课堂小结要高浓缩、给学生精要、深刻的印象。
  优化学习过程,体现主体教育思想。
  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的优化程度主要取决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和水平。教师要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使探索新知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和发现结论,总结规律,使学生获取真知。在雪上思维受阻或思维发生偏差时,教师要指点迷津,排除障碍。在学习中还应对学习方法和认识策略进行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2. 创设民主和谐氛围,优化学习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习人格,关心爱护学生。要容忍学生提出不合情理的问题和举止怪异的行为,保护学生自尊心。善于倾听学生见解,激发和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见解。创造一种敢说敢言,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
  3. 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扩大知识面,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三、 注重情感投入
  教师的职业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是和其他职业最大的区别,平时我们表现出来的爱和关心是会在学生中产生作用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情感投入。只要我们想教、爱教,就会从我们的教学里奔涌出一股股强大的感染力,促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善学,就会创造出充满情感的教学气氛,促使更多学生渴望学习物理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要在情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灵交流,要理解学生,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以理服人舒畅的心理状态之中。如提问时善用鼓励性、期待性的语言,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关怀等都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问题。
  重视学生心理教育,促使心理健康发展,也是物理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手段和必然结果。实践证明,不少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畏难自卑、固执封闭、忽冷忽热、急功近利、侥幸焦虑、易于逆反,针对学生复杂心理、人格缺陷,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交往中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