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作者】 覃敏娟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交梨民族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为青少年的终生语文教育打基础的,语文教学的提问设计,更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师生的有效互动,是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也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提问艺术
【正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任何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艺术的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熠熠生辉,学生终生难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在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形式,也是一门非凡的语言艺术——提问艺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的运用提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提问
教师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层而面都是平等的提问,并非就是教师的专利。我们教师要还学生提问的权力,促使学生履行提问的义务。我们不妨做一次学生提问中的“学生”,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范例,无不是充分还学生提问权利的典型。而且,学生一旦真正拥有了提问权利,那便是真正做回了自己,我们种下“提问的种子”,到这时才可以说是真正看到结出来的“果”,我认为,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秘笈,我们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诱导学生自主提问,更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语言、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励他们完善科学的审美情趣。因而,笔者认为精彩的语文课堂提问,仍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完善审美情趣的基石。
二、提问目的要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提问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如,在教学《半截蜡烛》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文章,将问题设定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蜡烛,它主要是照明用的,那么半截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主读文章。又如教学《船长》这课时,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文章重点,将问题设定为当船发生撞击,人们处于生命危险时,船长是怎么做的?表现了船长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不同的提问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只有明确提问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提问的价值和意义。
三、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问题的深度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不断探究,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有层次的问题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时,笔者结合文章的关键词“斩钉截铁”来提出问题:什么是“斩钉截铁”?请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态度的句子。用什么语句才能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的精神?问题层层递进,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四、认真研读课文内容,寻找提问的关键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使用提问的方式来对小学生实施教育,首先就应该从自身出发,积极的对文科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课文内容中存在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的关键点。比如,语文教师再向小学生讲述《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这篇文章达到对孩子奉献精神的启发,就应该积极的引导小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在小男孩第一次说话停顿的时候,询问小学生,如果他们是小男孩接下来会说些什么。然后,教师等待小学生的探讨完成之后,在带领他们继续向下读,通过小学生们的反应与小男孩的行为的反差,提问小学生为什么小男孩会那样说。慢慢的开展下去,教师就能引导小学生自己意识到给予快乐。
五、提问的适度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提问还应该把握住一个度,保证小学生在接受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问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思维,而且,教师在适度提问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语文教师像小学生讲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篇文章时,其设计的问题不能过高,尤其是不可上升到思想品德的高度,而是要从学生对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的自主理解的角度出发,最后再一步步的询问小学生对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的看法,从每个人不同的优点以及缺点中使小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以及优点。
六、课堂提问要注意激情饱满
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要优化课堂提问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注意一点,就是要在教学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一个教师如果将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提问中来,就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情饱满,富有激情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师要善于表达,尽量适时的使用诙谐的语言,这样的教学问题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习压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等。还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对于优化课堂提问技巧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很大的帮助。
七、要做好答案的评价工作
学生的创造性地回答,教师要人力赞赏和鼓励,学生错误地回答,教师要指出错误的所在之处,并把准确的答案告诉学生。在评价时,应做到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常遇到抢着说的现象,也许抢答的学生并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该怒形于色,而应循循善诱,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教学中能否提出高质量而又具有艺术的问题,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总结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孙香君.课堂提问要“精、巧、活、深”【j】.新课程.2007(01)
[2]李冠华,殷凤英.论小学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j】.教学研究.2009(04)
[3]陈则航,王薔.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原则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9(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任何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艺术的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熠熠生辉,学生终生难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在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形式,也是一门非凡的语言艺术——提问艺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的运用提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提问
教师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层而面都是平等的提问,并非就是教师的专利。我们教师要还学生提问的权力,促使学生履行提问的义务。我们不妨做一次学生提问中的“学生”,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范例,无不是充分还学生提问权利的典型。而且,学生一旦真正拥有了提问权利,那便是真正做回了自己,我们种下“提问的种子”,到这时才可以说是真正看到结出来的“果”,我认为,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秘笈,我们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诱导学生自主提问,更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语言、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励他们完善科学的审美情趣。因而,笔者认为精彩的语文课堂提问,仍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完善审美情趣的基石。
二、提问目的要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提问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如,在教学《半截蜡烛》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文章,将问题设定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蜡烛,它主要是照明用的,那么半截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主读文章。又如教学《船长》这课时,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文章重点,将问题设定为当船发生撞击,人们处于生命危险时,船长是怎么做的?表现了船长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不同的提问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只有明确提问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提问的价值和意义。
三、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问题的深度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不断探究,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有层次的问题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时,笔者结合文章的关键词“斩钉截铁”来提出问题:什么是“斩钉截铁”?请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态度的句子。用什么语句才能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的精神?问题层层递进,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四、认真研读课文内容,寻找提问的关键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使用提问的方式来对小学生实施教育,首先就应该从自身出发,积极的对文科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课文内容中存在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的关键点。比如,语文教师再向小学生讲述《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这篇文章达到对孩子奉献精神的启发,就应该积极的引导小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在小男孩第一次说话停顿的时候,询问小学生,如果他们是小男孩接下来会说些什么。然后,教师等待小学生的探讨完成之后,在带领他们继续向下读,通过小学生们的反应与小男孩的行为的反差,提问小学生为什么小男孩会那样说。慢慢的开展下去,教师就能引导小学生自己意识到给予快乐。
五、提问的适度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提问还应该把握住一个度,保证小学生在接受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问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思维,而且,教师在适度提问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语文教师像小学生讲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篇文章时,其设计的问题不能过高,尤其是不可上升到思想品德的高度,而是要从学生对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的自主理解的角度出发,最后再一步步的询问小学生对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的看法,从每个人不同的优点以及缺点中使小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以及优点。
六、课堂提问要注意激情饱满
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要优化课堂提问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注意一点,就是要在教学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一个教师如果将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提问中来,就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情饱满,富有激情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师要善于表达,尽量适时的使用诙谐的语言,这样的教学问题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习压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等。还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对于优化课堂提问技巧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很大的帮助。
七、要做好答案的评价工作
学生的创造性地回答,教师要人力赞赏和鼓励,学生错误地回答,教师要指出错误的所在之处,并把准确的答案告诉学生。在评价时,应做到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常遇到抢着说的现象,也许抢答的学生并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该怒形于色,而应循循善诱,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教学中能否提出高质量而又具有艺术的问题,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总结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孙香君.课堂提问要“精、巧、活、深”【j】.新课程.2007(01)
[2]李冠华,殷凤英.论小学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j】.教学研究.2009(04)
[3]陈则航,王薔.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原则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