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怎样上好数学课堂内外活动课
【作者】 汪 莉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鹏城希望学校
【正文】
活动课应将学生始终视为学习的主人,保证他们在活动中的地位。在活动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处理好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活动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取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数学活动课应具有活动性
活动课教学应强调学生的实践学习,要求学生以动手实践为基础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积累直接经验,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活动课教学就是数学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巩固和拓展数学,就不能称为活动课。学生学习兴趣、心理素质和多种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课教学应给每位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
三、数学活动课应具有趣味性
趣味性是数学活动课的灵魂。活动课教学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活动内容要力求设计得新颖、有趣,形式生动活泼,学生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去探索,既能求知,又能寻找学习的乐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语言就必须具有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课内容新奇、有趣,是数学活动课激趣的保证。活动内容应力求形象、生动、活泼、有吸引力。对于一些本身无趣味性的内容,教师应变换提问方式,并注意挖掘数学本身的内在美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数学活动课应具动手操作及探索性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提前预习,要求每人剪三个圆,并且把三个圆平均分成4份、8份、6份,然后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上课后,要求同学们汇报自己预习的收获时,大多数同学提到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了近似一个长方形,有的同学把圆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梯形,而且根据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这样的设境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兴趣和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数学活动课具有探索性。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多作尝试,努力提高数学活动课的有效途径。
数学活动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离开了实践操作就不成其为活动课了。在数学活动课中,只有让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将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不通过实践操作的思维如纸上谈兵,对认知活动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思维活动为操作实践绘制蓝图,操作实践为思维插上翅膀。只有通过积极的思维,才能把认识活动不断推向高级阶段:才能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不断进发出智慧的火花,真正进入创新的天地。数学活动课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通过全体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数学知识视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数学活动课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活动课应将学生始终视为学习的主人,保证他们在活动中的地位。在活动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处理好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活动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取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数学活动课应具有活动性
活动课教学应强调学生的实践学习,要求学生以动手实践为基础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积累直接经验,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活动课教学就是数学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巩固和拓展数学,就不能称为活动课。学生学习兴趣、心理素质和多种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课教学应给每位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
三、数学活动课应具有趣味性
趣味性是数学活动课的灵魂。活动课教学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活动内容要力求设计得新颖、有趣,形式生动活泼,学生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去探索,既能求知,又能寻找学习的乐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语言就必须具有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课内容新奇、有趣,是数学活动课激趣的保证。活动内容应力求形象、生动、活泼、有吸引力。对于一些本身无趣味性的内容,教师应变换提问方式,并注意挖掘数学本身的内在美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数学活动课应具动手操作及探索性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提前预习,要求每人剪三个圆,并且把三个圆平均分成4份、8份、6份,然后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上课后,要求同学们汇报自己预习的收获时,大多数同学提到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了近似一个长方形,有的同学把圆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梯形,而且根据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这样的设境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兴趣和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数学活动课具有探索性。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多作尝试,努力提高数学活动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