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作者】 王国顺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盐仓镇施家营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法律知识,准确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与渗透法制教育的关系,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知识,借助教学情境、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恰当的把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真正开展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遵纪守法的接班人。
【关键词】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规律
【正文】
  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是促使小学生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把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认识,真正开展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制素质
  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就要求教师要有非常丰富的法律知识。但现在的小学没有专门的法律教师,尽管进行了普法学习和学校组织了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但离学科渗透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学校主要是班主任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缺乏案例教学的有趣性和课堂的灵活性,学生没有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自己都不知道法,怎么向学生讲法?更不要说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法律知识。所以,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大有必要,只有教师知法懂法,才能自觉的向学生讲法。应该认真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领会渗透法制教育的精神和基本知识、方法。同时还应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有关决定》等法律法规内容,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培训与学习,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中准确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与渗透法制教育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要把渗透法制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有关决定)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应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余的如: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都是辅助。不能每节课都渗透,有些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法制教育,也可以不进行法制教育,教师应该明确关系,灵活安排,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法制教育渗透的一些方法
  1、开发和挖掘数学学科中法制教育的素材。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与法制教育有关的素材,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数学课本中法制教育内容,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把法制教育渗透。例如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题,某校二(1)班有36人,二(3)班有38人,准备合乘一辆准载70人的客车,行吗?通过学生计算后知道多了4个人,这4个人挤一挤就可以乘一辆车了,这样做可以吗?采取这种方式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确超载是非常危险的,不要乘坐超载的客车,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在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时,通过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配以图片形象的说明,指出他们的特征和防伪标志,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体会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分组,学生交换人民币来领会1元等于10个1角,1元等于2个5角等活动,让学生明确公平交易,诚信做人的道理。
  通过开发和挖掘数学学科中的法制教育素材,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形象化、实用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好地解决法制教育与学校教学计划之间的矛盾。
  2、利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提升法制教育理念。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使学生深有体会,增强意识,提升法制教育理念。在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法制内容渗透时,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教完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广角”后,可给学生布置作业:每天调查学校或家里水龙头的情况,看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一个月会浪费多少水,然后结合我国水资源比较匮乏的情况,指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给学生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十九时,教材上有学生在植树的图片,通过这幅图结合学校开展的“3·12”植树活动,教导学生要从小热爱劳动,植树造林,明白保护森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保护植被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3、借助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这节课时,通过图片展示五星红旗、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形成辨别东、南、西、北技能的同时,更多的了解我国伟大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在教授二年级第八单元《统计》教学例2时,结合动态的视频统计内容,问:“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你们想对司机和行人说点什么呢?自己又该做点什么呢?”借机向学生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同时以也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
  4、利用数学游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守法、怎样守法、什么叫犯罪,从而懂得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常识。例如:在进行抽牌游戏的教学时,有些学生故意违反规则,使游戏无法进行下去。针对这种现象,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知道:在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如果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守法国家就不能安定;如果我们在游戏时不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同学们要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这样今后才能适应社会。通过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遵守法律的知识,已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充分遵循数学课堂的教学规律,根据数学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