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实践
【作者】 李冬洪
【机构】 四川省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使中职学校如沐春风。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数量不断增多。由于职业高中学生的入学门槛较低,相对于普通高中而言, 其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学生基础不好, 学习困难的学生相对要多一些。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要明确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有些学生学习一时跟不上,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智力才能。只要施以良好的教育,调动其积极性,后进学生是完全可以转化为优秀学生的。”
当前,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另外,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主要是专业课教学。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可以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比如计算机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面向就业教学理念的提出,课堂教学就变得不同了。而计算机课程本来就是职业高中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极其重大意义。
笔者在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教法的灵活性,活跃了思维,效果显著。
一、运用灵活的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要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例如,实行任务驱动。在教学Word综合应用——图文混排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的。首先出示两张纸,一张是普通的只有文字的黑白纸,一张是有彩色图片的纸。在内容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让学生比较哪一张比较好看,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有色彩的一张。然后出示用计算机制作的那一份,问学生:“现在你们喜欢哪一张纸呢?为什么?”学生当然更喜欢用计算机制作的具有效果的纸。教师再提问:“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份这样的纸呢?”同时鼓励学生说:“其实,通过学习你们也会具有制作这样纸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主编的纸吧。”布置一份个性纸片的制作,比较符合职高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在这样一个任务的驱动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课堂气氛讲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可视化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时,假如单单用语言来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其结果既浪费口舌效果又不好。我就用多媒体技术把该知识做成flash动画,把计算机拟人化,通过计算机到医院看病的经过,来讲解故障的诊断和维修。计算机通过其语言(文字和声音)和医生(用户)交流的过程就是故障排除的过程。出色地讲解、立体地演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一个出色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的课程也结束了,学生也把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其结果是既省时又省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实施情感教学,挖掘非智力因素
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行为还是成绩都属于学校和班级的后进生,长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训斥和指责,相比于同龄青少年会有一定的逆反情绪,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更渴望被关注,更渴望成功。在课堂上常有着“示威”、“暗斗”、“唱反调”甚至随心所欲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班主任的职责,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任务。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要促成课堂支持性学习气氛的形成,给碰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个性发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班级网站,学生练习即时交流,并通过学习和互相评价受到启发,进而完成自己的研究。这样把个性化发展和协作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突出共性,发展个性,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五、关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重点强调课堂设计的同时,也应注重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上不能轻易批评学生,更不能动辄就向学生发火,这是在中职学校中最不可取的。老师与学生的交往要做到适当、适度,而且还应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偶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点小错,这时我们应该很自然地面对,不应有意回避。
作为老师,关心学生是我们应有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专心去教育学生,要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们。我们要留意那些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们或许经济条件不好,或许性格孤僻,或许是因为某事而受到了伤害。我们要专心去和他们交谈,让他们转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总之,当今的教学改革,对于所有的教师都不失为一种挑战。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多地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形成学习动机;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方法的灵活性,牢固树立中职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思想,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另外,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主要是专业课教学。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可以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比如计算机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面向就业教学理念的提出,课堂教学就变得不同了。而计算机课程本来就是职业高中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极其重大意义。
笔者在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教法的灵活性,活跃了思维,效果显著。
一、运用灵活的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要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例如,实行任务驱动。在教学Word综合应用——图文混排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的。首先出示两张纸,一张是普通的只有文字的黑白纸,一张是有彩色图片的纸。在内容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让学生比较哪一张比较好看,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有色彩的一张。然后出示用计算机制作的那一份,问学生:“现在你们喜欢哪一张纸呢?为什么?”学生当然更喜欢用计算机制作的具有效果的纸。教师再提问:“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份这样的纸呢?”同时鼓励学生说:“其实,通过学习你们也会具有制作这样纸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主编的纸吧。”布置一份个性纸片的制作,比较符合职高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在这样一个任务的驱动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课堂气氛讲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可视化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时,假如单单用语言来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其结果既浪费口舌效果又不好。我就用多媒体技术把该知识做成flash动画,把计算机拟人化,通过计算机到医院看病的经过,来讲解故障的诊断和维修。计算机通过其语言(文字和声音)和医生(用户)交流的过程就是故障排除的过程。出色地讲解、立体地演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一个出色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的课程也结束了,学生也把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其结果是既省时又省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实施情感教学,挖掘非智力因素
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行为还是成绩都属于学校和班级的后进生,长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训斥和指责,相比于同龄青少年会有一定的逆反情绪,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更渴望被关注,更渴望成功。在课堂上常有着“示威”、“暗斗”、“唱反调”甚至随心所欲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班主任的职责,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任务。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要促成课堂支持性学习气氛的形成,给碰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个性发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班级网站,学生练习即时交流,并通过学习和互相评价受到启发,进而完成自己的研究。这样把个性化发展和协作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突出共性,发展个性,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五、关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重点强调课堂设计的同时,也应注重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上不能轻易批评学生,更不能动辄就向学生发火,这是在中职学校中最不可取的。老师与学生的交往要做到适当、适度,而且还应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偶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点小错,这时我们应该很自然地面对,不应有意回避。
作为老师,关心学生是我们应有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专心去教育学生,要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们。我们要留意那些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们或许经济条件不好,或许性格孤僻,或许是因为某事而受到了伤害。我们要专心去和他们交谈,让他们转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总之,当今的教学改革,对于所有的教师都不失为一种挑战。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多地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形成学习动机;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方法的灵活性,牢固树立中职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思想,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