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试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衔接

【作者】 赵新军

【机构】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

【摘要】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搞好两个阶段化学教学的衔接,对于刚结束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来说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从知识传授、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加予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度。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化学教学;能力提升
【正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调查发现:实施新课程的高一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一以后,化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学生认为:“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因而对高中化学学习失去了信心。而老师也觉得高一学生难教:“一些问题已经讲得很透彻了,但部分学生还是不懂,觉得十分糊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处理不当。初高中化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如何衔接初高中化学教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初中化学主要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性、趣味强。高中化学与义务教育衔接,既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又为学生分流打好较高层次的基础,要兼顾基础性和发展性。对学生各种能力要求较高。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但要“知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新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已经相当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如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放在了教材的第一章,虽说这一章内容较难,理论性较强,但是,这样的安排却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反应类型、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情况、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很好地巩固初中所学习的各类反应。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各类常见的化学反应),学习新的内容又有了动力,更能够积极的投入高中化学的学习。另外,将碱金属放在第二章,由于碱金属内容较为简单,学生较易接受,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外,通过适当的练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另一方面,从初中化学的教学来看,很多内容和解题方法如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溶解度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差量法、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法和极端分析法等等,这些教学内容的要求上比起过去确实降低了要求,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配平时经常忘记划等号。这些都需要老师特别注意。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习题,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专题复习”、“集中复习”和“穿插复习”,以创造一个较因材施教,不至于学生过早出现分化现象。
  很多学生初中时化学成绩很好,升入高中学习后,化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都说高中化学太难。其实学生感觉化学难学的主要原因是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有很大不同,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却没有转变。也就是说,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没有很好的衔接起来。虽然初、高中化学课程性质和目标有很大差异,但是教学方法却可相通。为了能让学生更快适应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教学情景,创设教学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迪性。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还要重视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教学中该做的实验一定要做,教师还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有时还可进行一些补充实验和实验改进。
  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相对较少,要求较低,部分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高中化学学习开始,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明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知识比重增大,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等等。
  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与交流合作学习等多样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重视创设学习情景、设计组织学习活动、指导支持学生的学习。“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有利于引导、启发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各个学习阶段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