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多头并举突破物理教学重难点
【作者】 雷加洪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二中学
【摘要】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本文围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物理教学;重难点;突破
【正文】
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如何消除这种障碍呢?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讲究方法,注重实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确(如场强、电容、电阻),其原因是只注意了数学形式,忽视了物理意义。怎么办呢?我想绝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物理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比较清楚的,它是用比值定义的,我们就以此为例,进行类比,以加深其理解。
物理学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逻辑性。有些公式学生容易混淆,造成记忆错误,如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死记太伤脑筋,可以借助规律记忆法,让学生学会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出三个实验定律的方法,学会了推导的方法就摆脱了繁琐的记忆。电磁学中不少学生左、右手定则分不清,记不牢,我便想出个“诣字法”,比如用“佑发拉底河”这河流名中的“佑”通右,“发”通“发电”即为右手发电,这样左、右手很有趣地分清了,学生记的还深刻。
二、抓关键,抓本质
不少学生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没有抓住关键和本质。电磁学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磁通量变化”既是关键,又是本质,记住它并不难,但在运用时如何呢?例如,对“有闭合回路在磁场中运动,回路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这样的问题,有的认为“有边切割了磁力线”就有电流产生。有的认为有“磁通量”就有电流产生。
然而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其原因是没有抓住本质。又如,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这关系大多数学生记的牢、但在做有三组以上线圈的计算时,他们仍套用公式结果得出许多矛盾的结论,这就是对N1:N2=U1:U2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这个关键的问题重视不够造成的。通常对概念要抓关键的“字”,对规律、定理等抓“条件、结论”,这些是攻克重、难点的突破口。
三、认识要全面,分析要细致
对学生来说,由于总结、归纳能力差,对知识点认识不全、分析不细是影响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这就需要老师平时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关于“电阻”的问题,尽管比较简单,但归纳起来内容也很丰富:1、用电阻定律来计算电阻;2、用“伏安特性曲线”来表示电阻; 3、串、并联电路中任一电阻的变化对电路的总电阻、电流、路端电压的影响; 4、闭合回路内某一可变电阻值为多大时它消耗的功率最大等等,这些有关电阻的问题都只有通过练习、总结才能熟练掌握。对重、难点的理解,不能局限在书本上,要把书吃透,把书中的话拓开,把抽象的东西用练习具体化,在练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又在具体的练习中通过总结、归纳升华,从而做到对重难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和细致分析。
四、适当进行双线教学
双线教学法是根据教学整体属性和教育心理学原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一条教学副线,把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分划,使之在教学中得以加强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事实表明,这是一种对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双线教学分主线教学和副线教学两部分。主线教学是完成教学期间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的常规教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以往经验组织教学。副线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成份,其主要任务是为主线扫清外围知识障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教师在实施主线教学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复习以往知识,把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形成两个分立的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程序。为促进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加速知识运用过渡和智能迁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线教学一般可按正常的教学程序向前推进,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同时,也借助选定的适当的教学副线将刚刚学到的新知识顺利转入运用。
下面以高中物理选学教材中的《磁场》教学为例加以说明。《磁场》主线是针对有关磁场概念、性质、定律和公式所进行的,以分别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为目标的教学。副线教学选定《牛顿运动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来展开。显然,副线将为主线在涉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运用时,将提供比以往更为有力的力学工具,并为学生在相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有计划、有目标地复习《牛顿运动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做出了安排。既巩固学生的力学基础,又方便了在教学中的运用,起到了一石双鸟之功能。随着主线日渐推进,副线练习题的数量可以适当调整,难度可按题意分类有序递进。这时,教师应注意运用系统信息反馈,根据教学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副线教学份量和水准。当主线课程进入有关“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运用时,副线知识已先后分别融入主线教学之中发挥作用。随着教学程序推进,副线教学对主线教学的协从作用便日益明显起来,原先分立的双线则逐渐融为一体,副线教学为主线教学扫清外围知识障碍,并及时为新知识的运用排忧解难;更好地突破了磁场部分的重难点知识。
不论用哪种方法,都要讲求“落实”。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设计好教学的蓝图,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问题上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以良好的效果。
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如何消除这种障碍呢?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讲究方法,注重实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确(如场强、电容、电阻),其原因是只注意了数学形式,忽视了物理意义。怎么办呢?我想绝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物理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比较清楚的,它是用比值定义的,我们就以此为例,进行类比,以加深其理解。
物理学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逻辑性。有些公式学生容易混淆,造成记忆错误,如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死记太伤脑筋,可以借助规律记忆法,让学生学会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出三个实验定律的方法,学会了推导的方法就摆脱了繁琐的记忆。电磁学中不少学生左、右手定则分不清,记不牢,我便想出个“诣字法”,比如用“佑发拉底河”这河流名中的“佑”通右,“发”通“发电”即为右手发电,这样左、右手很有趣地分清了,学生记的还深刻。
二、抓关键,抓本质
不少学生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没有抓住关键和本质。电磁学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磁通量变化”既是关键,又是本质,记住它并不难,但在运用时如何呢?例如,对“有闭合回路在磁场中运动,回路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这样的问题,有的认为“有边切割了磁力线”就有电流产生。有的认为有“磁通量”就有电流产生。
然而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其原因是没有抓住本质。又如,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这关系大多数学生记的牢、但在做有三组以上线圈的计算时,他们仍套用公式结果得出许多矛盾的结论,这就是对N1:N2=U1:U2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这个关键的问题重视不够造成的。通常对概念要抓关键的“字”,对规律、定理等抓“条件、结论”,这些是攻克重、难点的突破口。
三、认识要全面,分析要细致
对学生来说,由于总结、归纳能力差,对知识点认识不全、分析不细是影响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这就需要老师平时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关于“电阻”的问题,尽管比较简单,但归纳起来内容也很丰富:1、用电阻定律来计算电阻;2、用“伏安特性曲线”来表示电阻; 3、串、并联电路中任一电阻的变化对电路的总电阻、电流、路端电压的影响; 4、闭合回路内某一可变电阻值为多大时它消耗的功率最大等等,这些有关电阻的问题都只有通过练习、总结才能熟练掌握。对重、难点的理解,不能局限在书本上,要把书吃透,把书中的话拓开,把抽象的东西用练习具体化,在练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又在具体的练习中通过总结、归纳升华,从而做到对重难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和细致分析。
四、适当进行双线教学
双线教学法是根据教学整体属性和教育心理学原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一条教学副线,把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分划,使之在教学中得以加强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事实表明,这是一种对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双线教学分主线教学和副线教学两部分。主线教学是完成教学期间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的常规教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以往经验组织教学。副线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成份,其主要任务是为主线扫清外围知识障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教师在实施主线教学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复习以往知识,把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形成两个分立的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程序。为促进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加速知识运用过渡和智能迁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线教学一般可按正常的教学程序向前推进,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同时,也借助选定的适当的教学副线将刚刚学到的新知识顺利转入运用。
下面以高中物理选学教材中的《磁场》教学为例加以说明。《磁场》主线是针对有关磁场概念、性质、定律和公式所进行的,以分别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为目标的教学。副线教学选定《牛顿运动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来展开。显然,副线将为主线在涉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运用时,将提供比以往更为有力的力学工具,并为学生在相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有计划、有目标地复习《牛顿运动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做出了安排。既巩固学生的力学基础,又方便了在教学中的运用,起到了一石双鸟之功能。随着主线日渐推进,副线练习题的数量可以适当调整,难度可按题意分类有序递进。这时,教师应注意运用系统信息反馈,根据教学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副线教学份量和水准。当主线课程进入有关“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运用时,副线知识已先后分别融入主线教学之中发挥作用。随着教学程序推进,副线教学对主线教学的协从作用便日益明显起来,原先分立的双线则逐渐融为一体,副线教学为主线教学扫清外围知识障碍,并及时为新知识的运用排忧解难;更好地突破了磁场部分的重难点知识。
不论用哪种方法,都要讲求“落实”。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设计好教学的蓝图,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问题上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以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