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构建“数学思考”式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作者】 何重午
【机构】 湖南省浏阳市太平桥镇田心完小
【摘要】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性。教育工作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重视起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部分,怎样建立起高效课堂在当前成为了研究中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对构建“数学思考”式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详细的讨论。【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数学思考
【正文】
前言:数学学科本身是一门较为严谨,同时包含一定科学性的学科。在教学中应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教学。“数学思考”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起数学思考,并将此贯穿于教育始终。下面将对构建“数学思考”式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数学思考的意义
(一)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思考有着体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对初步建立起的符号意识和空间意识等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学,而是应该重视起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能在思维层面上得到更加深刻的发展,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加强。
(二)发展随机观念
数学思维主要是通过统计模块的形式来实现,让学生通过对数据和随机现象的了解,来体会到统计方法的意义。当中应重视对数据的收集和判断等过程,并应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在数学知识上的理解能力。
(三)学会独立思考
数学思考过程是让学生对知识认知并逐渐了解的一个过程,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因此,科学有效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起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数学思考”实施现状分析
对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虽然近年来“数学思考”已经逐渐的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的更深层次发展。
(一)缺少思维实质性培养
当前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堂的表面现象过于明显,而事实上却没有产生教育的真正意义[1]。很多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都能事实上却对教育本质有所忽视,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忽视了教学本质,导致教学时间有所浪费,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缺少深层次引导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虽然认识到了知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但往往知识体系构建中只看重表面的联系,而难以更深层次的进行系统化思考。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导致教学的最佳时机难以把握,影响了教育的有效性提升。
(三)教学直观性差
小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发展不够完善,因此,他们很难理解数学教学知识。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学通常还是以静止的方式来进行,很少利用动态直观的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至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只是泛泛之谈,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其使用价值,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三、构建“数学思考”式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保证课堂提问的高效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想切实的提升教育有效性,一定要重视起提问的高效性[2]。同时,教师应认识到,课堂提问应更加倾向于益智类和启发类问题,以便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提升对问题的理解能力。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发育,多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学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这种方式中每个由于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因此学生会答出各种不同的答案,不仅提升了课堂互动性,更是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但如果教师能积极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将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通过讲故事,大象伯伯发放奖学金的故事来认识小动物手中拿到的奖学金数量,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人民币的种类。
(三)改变教学方式
在“数学思考”式的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应完善教学方式,真正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3]。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对此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起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同时积极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游戏法和情境法等,来提升教学中的灵活性。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达到高效课堂构建的目的。
结语:“数学思考”在现代教育中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育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教育中,数学思考比较抽象化,教师不容易掌握。因此,教师们一定要潜心专研,将“数学思考”转换成为高校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41—45.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51—53.
[3]赵有娟.初中数学小班化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61—63.
前言:数学学科本身是一门较为严谨,同时包含一定科学性的学科。在教学中应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教学。“数学思考”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起数学思考,并将此贯穿于教育始终。下面将对构建“数学思考”式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数学思考的意义
(一)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思考有着体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对初步建立起的符号意识和空间意识等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学,而是应该重视起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能在思维层面上得到更加深刻的发展,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加强。
(二)发展随机观念
数学思维主要是通过统计模块的形式来实现,让学生通过对数据和随机现象的了解,来体会到统计方法的意义。当中应重视对数据的收集和判断等过程,并应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在数学知识上的理解能力。
(三)学会独立思考
数学思考过程是让学生对知识认知并逐渐了解的一个过程,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因此,科学有效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起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数学思考”实施现状分析
对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虽然近年来“数学思考”已经逐渐的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的更深层次发展。
(一)缺少思维实质性培养
当前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堂的表面现象过于明显,而事实上却没有产生教育的真正意义[1]。很多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都能事实上却对教育本质有所忽视,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忽视了教学本质,导致教学时间有所浪费,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缺少深层次引导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虽然认识到了知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但往往知识体系构建中只看重表面的联系,而难以更深层次的进行系统化思考。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导致教学的最佳时机难以把握,影响了教育的有效性提升。
(三)教学直观性差
小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发展不够完善,因此,他们很难理解数学教学知识。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学通常还是以静止的方式来进行,很少利用动态直观的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至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只是泛泛之谈,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其使用价值,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三、构建“数学思考”式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保证课堂提问的高效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想切实的提升教育有效性,一定要重视起提问的高效性[2]。同时,教师应认识到,课堂提问应更加倾向于益智类和启发类问题,以便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提升对问题的理解能力。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发育,多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学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这种方式中每个由于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因此学生会答出各种不同的答案,不仅提升了课堂互动性,更是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但如果教师能积极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将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通过讲故事,大象伯伯发放奖学金的故事来认识小动物手中拿到的奖学金数量,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人民币的种类。
(三)改变教学方式
在“数学思考”式的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应完善教学方式,真正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3]。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对此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起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同时积极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游戏法和情境法等,来提升教学中的灵活性。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达到高效课堂构建的目的。
结语:“数学思考”在现代教育中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育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教育中,数学思考比较抽象化,教师不容易掌握。因此,教师们一定要潜心专研,将“数学思考”转换成为高校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41—45.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51—53.
[3]赵有娟.初中数学小班化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