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中职生如何用哲学思维树立人生价值观

【作者】 李 慧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工贸学校

【摘要】经过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研究,发现了哲学思维这一帮助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其不仅能够有效推动思想教育的发展,还能有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基于此,文章就中职生如何用哲学思维树立人生价值观这一课题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生;哲学思维;人生价值观
【正文】
  随着职业院校的迅猛发展,各类中职学校生源紧张的同时,也使得了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下滑,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再加上,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中职生的心灵受到了侵蚀,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也开始出现了多元化倾向,能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影响到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代中职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当代中职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正向发展。然而,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以及冲击,使得部分中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倾向,开始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这对他们人生价值观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一)重视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
  随着西方社会的一些低级、庸俗的文化意识和社会思潮的涌入,“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为个人主义正名”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给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了混乱。部分中职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弱化,不仅对班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更是毫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
  (二)重视知识才能,轻视道德品质 
  一直以来,学校都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上,学生自然而然也会认为,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取决于个人能力、学识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而与个人行为品德无直接关系,由此而引发了“重知识、轻道德”的不良倾向。部分学生努力拼搏,把精力全部都集中在强化自身专业技能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甚至有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出现行为粗野、偷窃、打架等不良行为。
  (三)理想信念不坚定,存在拜金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有力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然而,部分中职生在实现人生追求的过程中,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产生了误解,他们开始把“挣钱”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认为只有挣到更多钱,才能够跟上社会发展潮流,以至于部分中职生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把“挣钱”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 
  二、用哲学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可行性策略
  (一)进行哲学理论、哲学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哲学是一种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以历史哲学为思想渊源,能够对人们的认识进行反思,从而帮助人们从本质上揭示事物所存在的客观规律,揭示社会与人的本质和发展前景,揭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用哲学理论和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用其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对世界体系进行系统化分析,从而让学生以哲学为思想武器,以哲学思维为行动指南,穿透心灵世界,自觉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进行思维方式的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
  哲学所蕴含的人生价值观不是教义,而是一种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例进行分析,其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科学系统的哲学思维方式。用哲学教学,运用哲学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该“教出”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来。中职学生是技术型的学生群体,他们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为突出,教师如果在教授哲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去引导学生体会哲学知识当中的思维方式,那么中职学生在思维方式方面也无法得到转变,不会用哲学思维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更别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长期以往,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也随之失去了实质意义。
  (三)进行哲学与生活的融合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心灵
  哲学把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其主张在变革的世界里改变和完善人的本身。在西方文化思潮不断涌入的今天,中职生在生活中突出感受的是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些基本矛盾对他们带来的心灵冲击不仅是无法避免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哲学教育时,应该引导学生用哲学思想来对自身心灵进行净化,引导学生在处理这两者间的矛盾时,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矛盾,关注对自我的反思,从而做到人际和谐、自我和谐,相信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树立。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由于受到年龄以及社会阅历的限制,对当今复杂的社会尚未能用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就要求在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直抵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心灵世界,消解成长中的烦恼,从而保持愉悦的精神和纯洁的心灵,愉快地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思潮。
  三、结语
  总而言之,哲学思维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是社会未来的技术主力军,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还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为此,中职学校应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学习哲学,改进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庄西艳;论高职院校实践德育的有效方式[J];考试周刊;2014年70期
  [2]付健;创新高职德育途径的几点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年06期
  [3]孙涛;陈晓妮;创新德育途径 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