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单元备课

【作者】 罗建胜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化乐镇猫场学校

【摘要】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备得好坏,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教师只有通过备课,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搞好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是“单元备课”?所谓的单元备课,就是进行每一个单元新课之前对本单元教学的通盘考虑和准备工作,也是本单元的总备课。
【关键词】单元备课;意义;内容;方式
【正文】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备得好坏,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教师只有通过备课,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搞好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是“单元备课”?所谓的单元备课,就是进行每一个单元新课之前对本单元教学的通盘考虑和准备工作,也是本单元的总备课。所以说,单元备课是实施本单元教学的前提。
  一、英语单元备课的意义
  单元备课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课前准备环节,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提高单元备课,通读教材,能够掌握教材的整体性,贯穿性,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通过单元备课,通读教材,能够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通过单元备课,认真分析教材,对照学生情况,能够找出符合学生具体的教学方法。所以说,单元备课是实施本单元教学的前提。
  二、英语单元备课的内容
  1.备大纲,钻教材。
  英语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它明确地规定了英语科目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等,只有熟悉大纲,才能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备课时才能明确教学的目标,找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理解中考考些什么,学生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等,以利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钻研教材,就是在上新的一单元之前,先通读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分布,把握教材的整体性,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要认识到英语新教材是按每四课为一单元的体例编写的,从教学内容上看,它们是一个整体。老师在教每一个单元时,应通读并且吃透每一个单元的内容,明确具体要求。各单元的四课在内容上是相互关联的,老师备课应该按单元进行,而不要上一课备一课。
  2.研究学生,备教法。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单元备课时,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等。课堂教学属于整体教学,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速度不同,必然会产生学习上的误差。因此,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不断变化着的情况,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好知识方向的缺陷,接受新知识的程度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构思、设计,要根据英语课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以便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拓宽范围,备资料。
  目前,中考试卷有的深度较大,但是知识是教材基础的深化,为了适应新试题的变化,教师在备课时,要适当拓宽范围,深挖教材,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扩散。在单元备课时,要找一些由专家或者有经验的教师编写的课外辅导资料,这些资料都旨在服务于教学,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析课文,有的还匹配有一定的补充习题。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提高性、概括性和完整性的资料来扩充、深化,以适应考试的需要。
  三、单元备课的方式
  单元备课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自行备课;另一种是集体备课。不管是自行备课,还是具体备课,教师都要以教案的形式出现,教案是一节课教学意图的设计。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备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进度、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笔记等。其中教学进度是教案的核心,而教学方法又是教学进度中的重要内容。备课还包括1.备学生。在备学生、备教材和备方法的所有工作中,都要考虑怎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牢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力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因此当我接手英语教学任务时,首先从备学生着手。2.备教材。备教材,首先要分析教材,在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和编排体系,弄清楚教材内容的纵横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所教课的教学目的,确定重点,难点。3.备方法。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安排教学步骤,让学生从已知到未知,轻松愉快接受知识的传授,进行技能训练要选择适当途径和方法突破难点。教师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题作业。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四、单元备课的要点
  1.列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对此应列出各分目标的达到度(学生达到该目标的比例,例如哪一类的问题有多少同学能掌握)。它的实质在于区分不同程度的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所以在分目标中最好能列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达到度。
  2.学生准备状态分析。列出达到这些目标(或某一目标)学生顺利学习必需具备的条件,并列出各准备条件学生已具备的比例。这属于“心中有数”,赖此可确定弥补准备条件不足时的措施(如补课或个别辅导)。
  3.上一单元目标未达情况。同样应有条目及人数比例。并指出补救措施(因为可能可在本单元教学中弥补,对此也应列入目标)。
  4.重点内容的巩固方法。重点内容有时仅出现在一节课内,而作为巩固,一般说重复出现是必要的,所以很可能需要在整个单元中作出安排。以最低档的做法,重点内容已教过了,过一段时间,例如过一星期也应出一道题目作为巩固用(当然,也存在一些更好的办法)。
  5.难点的教学措施。在教学中对难点应作分析,它们往往与学生的理解力有关,且常发生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的现象。对于难点,此前尽可能作好铺垫,应尽量把难点的教学目标分解好(列出较为细密的使能目标)。最好能设计三种不同的教法,以适应不同认知方式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当找不到多种教法时向其它教师请教或向听懂了的学生请教,学生中往往存在好方法。
  总之,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的单元之前,必须认真进行单元备课,认真地写教案,不能把教师用书当做教案使用。
  参考文献:
  [1]广西 罗仁举 《单元备课意义所在》 1997
  [2]王学斌 《单元备课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