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之我见

【作者】 张晓兰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教育技术物资装备所



【正文】      人类文明已进入到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为此,世界各国对当前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有关部门清醒地认识到上述竞争态势对教育的严重挑战,并看到了信息技术在迎接这场挑战中的关键作用。由于信息技术涉及的知识范围极为广泛,将其运用于教学也需要中小学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因此,我国很注重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专门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
  一、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适应时代飞速发展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和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重新组构,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日前,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础相差很大,主要表现为本身在学校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水平比较好,普通老师相对较差。对于信息技术教师,在制定培训方案的过程中,征求了部份信息技术教师的意见,培训内容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专业技能按模块方式给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选取相应模块学习。培训内容的选取也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员在信息技术素养上的提升。对于普通老师主要培训信息技术和他们所从事的教学有关系的信息技术,也就是通过培训在信息技术和他们学科的整合方面有新的提高,在教学中能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当然也采用培训模块的方式让中小学教师先选,根据报名情况开课。
  1、教师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内容。
  教师接受的内容是丰富的, 而且受训的内容种类也挺多, 但主要以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维护(17.7%)、网络技术的应用(16.1%)、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14.7%)、使用和开发课件(14.5%)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面的知识(13.4%)为主,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培训注重关于计算机应用方面内容的培训。
  2、教师希望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的培训内容。
  在实际调查中表明不管是否是参加培训的教师, 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最需要加强的两项是常用软件( 62.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容(79.7%)的培训, 但是参加培训的老师与未参加培训的老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最需要加强的内容又不同。参加培训的老师需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90.2%)及网页制作(91.7%)方面加强,并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经和方法(90.2%)和常用软件的使用(90.0%)基本持平。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却相对较少,说明大部分的老师对基本的操作不成问题, 需要的是新的技术和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中; 未参加培训的老师最需要加强的两项是: 计算机基本操作(38.2%)和网络知识(31.3%)。
  三、在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在以前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培训和多次各个专业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实践中,作者感受到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容易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培训等同技术培训, 脱离学科内容。
  2、培训的对象不分层次,脱离教学实际。
  3、虽然我国党和政府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十分重视,而且也布置了培训的任务,但是各个学校的条件差别很大,有些学校事实上没有开展这项工作,或者培训量不够。
  4、培训时间短,中小学教师想学的内容多,期望学会的技能太多,以至培训内容过于广泛。什么都想通过短短两、三天学会,结果都学不好。
  5、中小学教师到大学参加培训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不够。
  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针对上述实际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列一些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1、对学校领导的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应是具体的操作细节,而应该是对信息技术的整体把握,观念的更新,让学校的领导真正意识到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让学校领导去改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念。
  2、对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近几年发展特别快,即使是专业本科毕业生也有必要到更好的大学接受一下更新的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也就是说,培训者本身的专业水平、学位急待提高。对这些人员的培训采用以地区为单位或以省为单位,统一组织脱产培训的方法,培训内容较深、较全面,使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真正与时俱进。
  3、分两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校领导负责现代教育理论部分的培训,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负责信息技术中的硬件和软件的培训。通过由学校领导亲自主持的培训,容易在本校中兴起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热潮。
  4、主要采用校本培训的模式。
  所谓校本培训,简言之就是学校自主开展的培训,它是相对于脱产集中培训而言的一种培训模式。国家要求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从平时培训中了解到大部分中小学教师都有同感;很多中小学教师是想通过培训学一些自己不足的知识,可是不同专业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水平相差很大,而且外出学习时各方面会很不习惯;往往是时间短、学的内容多,结果学员什么都没学会却得给他们打信息技术成绩优秀的尴尬局面。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校本培训,发挥学校中小学教师集体的智慧,切实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5、培训主要运用协作式学习、个别指导的方法。培训应针对不同水平的中小学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有些中小学教师对常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还不是很清楚,那么可让他对媒体进行操作再给予相应的指导;对于有一定水平的中小学教师,可引导他们利用已学的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技术等采用协作式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这门课以人为本,重视实践的特征。
  五、结束语
  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信息技术培训的基层管理人员,我们应积极参与,尽量把它做好。切实加强领导、管理和评估,使培训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切实落实教育部、四川省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意见,使该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使经过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真正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而做出应有的贡献。